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从细观角度探究分析级配离析对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X-ray CT断层图像扫描技术和离散元法建立三维混合料骨架模型,对不同级配离析情况下的混合料骨架内部受力情况、抵抗荷载性能、应力传递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了利用X-ray CT断层图像扫描技术构建更接近于真实形态的集料颗粒模型的方法;骨架结构中较粗集料承受了主要的外力荷载作用;以典型的SMA-16级配为例,4.75~9.5 mm档集料是构成该级配集料骨架的关键粒径;骨架结构中细集料的增多有助于提高骨架的抗压强度,发生粗集料离析时,抗压强度将随着离析程度的加剧而显著地降低;不同的级配离析状态对混合料骨架结构的竖向与横向应力传递性能产生不同影响,其中细集料离析对应力传递性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沥青含量检测结果受矿料级配影响的问题,采用以比表面积估算油石比的方法研究矿料级配与油石比的关系。通过模拟级配离析取样的燃烧试验,建立油石比与关键筛孔的相关关系;通过目标级配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与矿料2.36mm及4.75mm筛孔的通过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通过目标级配计算的油石比与目标油石比接近。  相似文献   
3.
用分形理论对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对混合料试件的切割获取截面图像,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提出了计算方法.以FAC-20为例,计算了原始试件和车辙试验中不同加载时段粗集料骨架间隙分形维数的变化情况,在粗集料骨架间隙的分形维数与力学性能之间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同成型方法制成的试件均匀性不同,会影响到试验结果,因此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试件做连续切割.获取多幅图像;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同一级配在不同成型方法时的均匀性。结果表明,4种成型方法均匀性的好坏依次为:旋转压实、轮碾成型、马歇尔击实、振动成型.  相似文献   
5.
吴文亮  王建军  孙凡皓 《隧道建设》2018,38(7):1220-1227
针对福州地铁2号线紫阳站-五里亭站盾构区间五里亭立交桥桥桩侵入隧道影响盾构掘进,且存在低净空、污水管干扰、场地狭小等施工难点问题,提出将桥梁施工工艺、钢管贝雷梁临时支撑、同步顶升、绳锯切割及全回转钻机拔桩等多项工艺有效衔接的二次体系转换法桩基托换施工技术。介绍该二次体系转换法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1)采用该桩基托换施工技术,桥梁裂缝最大为2 mm、梁底最大位移为3.9 mm、墩底最大沉降为3.8 mm、托换体系最大位移为24 mm、邻近桥墩最大沉降为1.2 mm,既有桥梁与周边环境可控。2)与常规托换梁托换后盾构破桩方法相比,工期缩短2~3个月,费用节省约50%,可克服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规避盾构带压开舱和破桩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别对FAC-20沥青混合料的原始试件和20、40、60min国标车辙试验的截面图像中粗集料颗粒主轴方向的变化规律作出分析。结果表明:车辙试验前20min内颗粒主轴方向夹角减小的最快.颗粒重排进行的最剧烈;试验的中后期,粗集料之间产生了较强的嵌挤作用,颗粒重排受到的约束增大,主轴方向夹角的变化趋势减弱,混合料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