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提出了一种半挂汽车主动防侧倾控制方法。搭建了一个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一个三自由度参考模型;用无迹Kalman滤波的方法,来估计车辆的横向载荷转移率;确定优化目标,运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各车轴的主动防侧倾力矩;在Simulink/Trucksim联合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的MPC控制器和PID控制器作用下,半挂汽车各状态量皆收敛,且横向载荷转移率保持在0.7以内;相比于PID控制,MPC控制所需的防侧倾力矩更小更均衡,各状态量变化也更加平稳。因此,本MPC控制器在提升半挂汽车侧倾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4.
无棱镜电子全站仪无需安置棱镜或反射片作为反射目标即能测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介绍了基于全站仪测量技术的LPG运输船卧式储罐容量测量技术,针对卧式储罐椭球形封头和圆柱筒体,设计了数据拟合算法并开发系统软件。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成功解决卧式储罐容量测量技术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推导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开发可以自动搜索滑动面位置的"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并采用该程序研究算例"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安全系数与失稳模式的演化规律,分析不同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能同时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改进瑞典圆弧法,可以有效解决"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边坡失稳模式由深层整体破坏转变为浅层局部破坏时,存在一个可以采用降雨入渗区深度定义的阈值;降雨入渗区深度小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迅速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快速减小,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深层整体破坏;降雨入渗区深度大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持续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缓慢增大,在边坡浅层形成一块滑动带,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浅层局部破坏;"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孔隙水重力、软化对边坡稳定性不利,非饱和强度对边坡稳定性有利;不考虑"暂态"水压力的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之比小于滑动面"暂态"水压力及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抗滑力矩与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下滑力矩之比时,"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有利,反之则不利。  相似文献   
6.
7.
为抑制谐波对公共电网的污染、提高电能利用率,针对中小功率电器功率因数校正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Boost型拓扑结构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该芯片采用临界导通模式控制,加入总谐波失真优化电路,解决了输入电流过零处的交越失真问题.设计了带双模式过压检测的电压反馈电路,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快速瞬态响应和异常保护.整个电路采用CSMC 0.5 μm BCD工艺设计,芯片面积仅1.36 mm2.基于该芯片,设计了80 W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在220 V交流输入、满负载条件下,电流THD(总谐波失真)为3.1%,功率因数达0.997,效率为96.8%,表明该芯片很好地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8.
船舶舱容量的精确测量在船舶制造和船舶运输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出了一种关于船舶舱容量的非接触测量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线阵CCD相机和线结构光投射器的视觉测量方法,能够实现船舱舱容的快速、准确、非接触测量,能够显著提高测量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同时也能够避免双目视觉测量方法中目标匹配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以包茂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测试高填方路基下涵洞外界面受力,研究了涵洞受力规律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涵顶土压力随填土高度增大非线性增加,其中侧墙顶土压力大于填土自重且其增长率随填土增加逐渐减小,涵顶中心土压力在填土达到一定高度后大于填土自重,且其增长率保持稳定;填土完成后,两侧墙顶土压力约为填土自重的2.1~3.0倍,涵顶中部土压力约为填土自重的1.4~1.8倍;侧墙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实测水平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的比值为0.03~0.61;涵洞基底土压力呈不均匀分布,实测基底土压力与涵顶土压力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