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柴油机尿素SCR氨分布均匀性的试验与模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动机排气温度300℃、排气流量400kg/h的条件下,测量了尿素SCR催化剂载体前端面的NH3浓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载体前端面NH3浓度分布均匀性较差,NH3浓度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6倍,试验NH3分布均匀性指数仅为0.791。为了提高NH3的分布均匀性,采用CFD软件建立了该SCR系统的流动以及尿素水溶液的喷雾、热解和水解反应等模型,并研究了混合器对NH3浓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尿素水溶液喷射后,部分液滴发生撞壁,在排气管直管段大部分液滴集中沿管壁方向运动,进入进口多孔管后液滴分散开,但整体液滴分布不均匀。安装混合器能够使NH3分布均匀性指数和NOx转化效率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2.
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T-Power软件对两种不同结构的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进行了声学性能模拟,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及其NOx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增加穿孔管后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在400~750 Hz区间内受到了削弱,在750~1 000 Hz区间内增强,增加穿孔管后压力损失增加。在绝大部分工况下,增加穿孔管后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NOx转化效率要明显高于无穿孔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提高柴油机尿素SCR系统氮氧化物转化效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柴油机Urea-SCR后处理系统,为了有效提高NOx转化效率,考虑了包裹保温材料减少排气管散热从而提高载体温度、调整喷嘴位置、安装混合器等3种方法,并进行了不同温度和空速下SCR的NOx转化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包裹保温材料能够在ETC循环中提高SCR载体温度20℃左右,从而使发动机更多工况处于SCR催化剂反应高效区域;喷嘴安装在更靠近发动机涡轮出口处(沿排气流反方向移动20 cm后),各工况下NOx转化效率均有所提高;安装混合器后在各工况下NOx的转化效率均有5%左右的提高,尤其在低温220℃时NOx的转化效率提高7%。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合器对车用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气流量和排气管径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安装混合器不但促进还原剂与排气的混合,而且使还原剂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NOx的转化率,最大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5.
微乳化生物柴油能够降低发动机NOx排放和烟度,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代用燃料。采用TX4/TX7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微乳化生物柴油,并系统地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KHLB值、配比量、乳化方式、水质、醇的种类及环境温度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合适的配比可以形成微乳液,而乳化方式、水质和辅助表面活性剂醇对微乳液形成没有大的影响,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辅助低温燃烧研究,本项目组以国4重型柴油机为基础,保持高压EGR系统不变,搭建各种方案的低压EGR系统,以高/低压EGR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50%的EGR率为目标进行仿真计算,最终推荐一种可行方案,并在该方案基础上实现了低温燃烧。  相似文献   
7.
■一辆上海通用别克GL8乘用车,出现提逮缓慢,行驶无力,换挡冲击的故障。 检查分析连接故障检测仪进行检测,调得的故障代码为P1404_EGR阀电路故障,故障代码可以清除。接上故障检测仪进行路试,感觉轿车行驶时发动机动力明显不足,能感觉变速器有换挡过程,但不是很明显,而且有冲击感。  相似文献   
8.
针对重型柴油机尿素选择催化还原(SCR)后处理装置,提出了基于NOx传感器的闭环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策略.ESC和ETC循环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在不使用氨氧化催化剂的条件下使NOx排放和NH3泄漏量达到重型柴油车国V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示功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WE—2010 DAQ数据采集系统测试了某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示功图,对实测示功图进行光顺处理后,分析了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微乳化生物柴油后,最高燃烧压力提高、放热始点推迟、着火延迟期增加。  相似文献   
10.
增压柴油机采用可调涡轮技术是提高其扭矩储备和瞬态响应性、解决低速冒烟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利用发动机一维仿真分析方法,对柴油机进行了匹配VNT的计算,并得出了一定的分析结果,为今后采用柴油机配备VNT试验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