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快速高效的充电方式对于推动汽车电动化,加快以石油为主导的传统交通能源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实现中国"双碳战略"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充电时间和充电损失的平衡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C自适应分阶的两步优化多阶恒流充电策略。为实现充电过程的优化分阶,利用改进的二分K-means算法对基于内阻曲线的采样点集进行聚类,实现了充电区间关于内阻变化和分布特征的自适应划分。基于分阶优化结果,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哈里斯鹰优化算法(INSHHO)求解优化电流对应帕累托前沿。利用Logistic混沌初始化及自适应t分布突变算子对哈里斯鹰模型(HHO)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最后通过充电对比试验,将优化多阶恒流充电策略与恒流恒压策略(CC-CV)和均分多阶恒流充电策略在不同充电时间条件下进行充电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充电时间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提出的优化多阶恒流充电策略较恒流恒压策略和均分多阶恒流充电策略的充电欧姆损失最大分别减少1.03%和0.3%;在温升表现上,优化多阶恒流充电策略较均分多阶恒流充电策略的充电温升最多降低了0.82℃。  相似文献   
2.
汽车灯具是汽车主要的照明及信号装置,对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良好的路面照明对汽车行驶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灯具安装产生偏差因素较多,目前汽车灯具安装精度环境均不理想,使灯具安装适应性增强是灯具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特殊车辆在交叉路口的信号灯优先控制为应用场景,研究影响短距离ZigBee车路协同通信的因素。搭建1个基于CC2530芯片的短距离车路通信简易模拟平台,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车速、多普勒频移、天线高度等因素对有效传输距离和掉包率等性能的影响,并建议通过自适应调制和功率控制来应对传输环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车速小于40km/h、接收天线5.5m,传输距离20m时,通信传输掉包率保持在5%以下。因此,基于ZigBee的车路通信系统适合于车速较低的城市公交车辆在交叉路口的信号灯优先控制场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汽车LED照明技术成为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之一。由于LED节能、环保、高亮度、高寿命特点,使得LED照明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汽车上。前照灯作为汽车上高功率电器之一,LED照明技术必将在前照灯中取代卤素灯泡的位置。驱动电路设计是汽车LED前照灯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掌握汽车LED前照灯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方兴未艾,而我国交通运输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若干问题,物联网技术以其优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在分析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详细阐述了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具体分析了交通运输领域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推进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吊杆频率低、阻尼小、易发生风振的弱点,以厦深线榕江特大桥钢吊杆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风洞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评估了吊杆的抗风稳定性以及减振设计所需参数.然后基于被动控制和电涡流耗能原理,采用等强度悬臂梁开发了一款耐疲劳、免维护的新型电涡流TMD(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用于改善吊杆风振性能.最后通过强迫振动法实测了吊杆-TMD系统的等效阻尼比以评估其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减振系统可以使长吊杆强轴(横桥向)和弱轴(顺桥向)的阻尼比分别达到1%和3%以上,完全满足台风区钢拱桥吊杆减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汽车前照灯LED透镜是前照灯重要的组成部件,LED透镜的光学表现直接影响LED前照灯的光学照明性能,LED透镜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整车科技感及造型美感,LED光源的选择,光学效果实现,可靠结构方案使用是汽车LED透镜设计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一种前组合灯设计方案,该前组合灯远近光灯采用35W氙气灯光源,配合远近光一体式透镜,使用更小的空间同时实现远近光灯,由于氙气灯泡的出色表现,完美解决了客户对灯光效果的抱怨。该前组合灯包含昼间行车灯功能,通过LED光源,光导管式反射结构,以及电流控制电路,仅使用位置灯的空间,同时实现了昼间行车灯功能。该前组合灯采用AFS自动调光系统,通过灯光上下左右自动调节,给予客户更舒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