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铁路桥梁用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铁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较少掺用粉煤灰,但粉煤灰混凝土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已经证明其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在本文研究中,突破现行规范,从材性试验的角度以30%左右的超细粉煤灰(UFA)等量取代水泥配制了铁路桥梁用的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部分长期性能、水化产物以及水泥石形貌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强度主要取决于W/C和UFA掺量,而后期则主要取决于W/B和UFA掺量;通过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可知,UFA高性能混凝土可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混凝土干缩、抗渗、抗裂性能等均优于基准混凝土;同时在微观测试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施工及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变异,认为在实际应用中,UFA掺量以不超过30%为宜。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性能砼技术,在普通C35道路砼中等量取代水泥掺入脱硫石膏和粉煤灰配制高性能化道路砼FGD-FA,并应用于湖南常德桃花源至花岩溪旅游公路改建工程中。通过现场及试验室试验相结合,分析了FGD-FA道路砼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砼掺加脱硫石膏和粉煤灰进行高性能化后更适用于道路路面。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试验资料及经验统计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一种针对掺粉煤灰的公路路面砼早期开裂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系统;重点从砼材料性质、外界环境、路基性能等方面对路面砼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综合评判,并通过实例捡验了该评判体系的适用性。结果显示,该评判系统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的观测情况,说明该评价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适合在公路路面工程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烟气脱硫石膏、粉煤灰是目前中国电厂的两大主要工业固体废料.笔者以脱硫石膏(FGD)和粉煤灰(FA)等量取代水泥20%、30%、40%制备了FGD-FA道路混凝土,采用平板法试验研究了早期开裂敏感性,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早期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补偿收缩"效应,3种配比道路混凝土早期开裂敏感性均较低,同时,...  相似文献   
5.
在水泥稳定土中掺入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制备了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土(PFCS),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采用抗压强度试验及抗劈裂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及抗劈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5%水泥的PFCS最佳含水率与干密度分别为17.3%、1.749g/cm~3;当水泥与聚丙烯纤维掺量相同时,PFCS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且纤维长度越长对水泥稳定土基体的裂缝抑制作用越明显;随着纤维掺量及长度的增加,水泥稳定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之增大,抗裂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有关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测试方法,包括混凝土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测试标准,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高温爆裂的测试方法以及高温后混凝土损伤的红外热像法与色彩图像分析法。提出从机理方面寻找科学与全面的方法定量评价爆裂程度;红外热像法和色彩图像分析高温下混凝土损伤是无损检测技术的新发展方向。此外,设计简便可靠的混凝土高温性能测试方法,以现有成熟的物理力学与无损检测技术作为评价指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两大工业固体废渣,按比例混合后,掺入适量改性剂复合而成一种新型活性矿物掺合料.制备C30~C55脱硫石膏一粉煤灰混凝土,并试验研究其主要技术性能.结果表明,脱硫石膏-粉煤灰掺量20%~40%,混凝土施工工作性好、坍落度损失小,强度发展稳定、脆性降低,抗渗性好、开裂敏感性低、耐磨和抗冻性能优、耐...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已使用170多年了,因其耐久性不足而破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钢筋锈蚀、冻融破坏、碱一骨料反应、水泥石腐蚀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不断发展,新材料也随之问世。其中人们创造的超硬、超强、超纯、超导、超塑等材料,使科学发展起到了利用极端参数的阶段。要使材料达到极端状态,则需要改变材料原有属性,当前改变材料属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使材料粒度细化至微细或超微细状态后再行组合。火力发电厂采用先进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桥梁因抗冰冻灾害能力弱而导致桥面结冰影响交通安全性的问题,将相变控温技术引入桥面结构中,设计了一种防冻桥面结构。该防冻桥面在普通桥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相变功能层,主要由沿着纵桥向平行布置的高强无缝钢管构成,内部填充液态的相变储能材料。当桥面温度达到相变材料的相变点(略高于0℃)时,管内材料会发生相变释放大量热量,从而达到阻止或延缓桥面结冰的目的。同时钢管与混凝土互相融合,可起到一定的横向加筋作用。研究的防冻桥面结构在湖南郴宁高速某匝道桥上得到成功应用,并总结出一系列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工业CT计算机层析扫描技术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当前无损检测手段中最为有效、实用的一种。21世纪以来,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裂缝研究、损伤机制、界面分析等方面逐步开始了初步的应用。在对国内外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基础上,总结得出了该技术在混凝土微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范围、初步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工业CT层析扫描技术在混凝土材料机理研究中的扩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