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8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交通流处于高峰时,公路主线路段可能出现拥挤的瓶颈路段,导致车辆运行时间增加,路段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路段交通流运行的时空特征出发,对现有的Papageorgiou模型进行扩展并考虑速度控制因素,使其适用于可变限速控制环境下的真实交通流运行状态,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可变限速控制条件的改进模型,以控制周期内总通行量最大和车辆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限速控制,本文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降低总行程时间7.45%,提高平均速度8.78%,表明该可变限速控制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速公路瓶颈区域的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通过以太网络的传输是一种新型的传输方式.通过发送网络数据来对远端的交通诱导屏进行信息的发布、显示交通信息等,增加了交通控制的灵活性.文中介绍了DSP为微处理器,以CS8900A为网络控制器的以太网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讨论了TCP/IP协议及其具体实现,完成了TCP/IP协议的编写,最终实现了对交通诱导屏的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DR导航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实现GPS/D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ead Reckoning)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提高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了传统的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与航位推算系统(DR)跟踪车辆位置方法的特点,结合GPS和航位推算DR两种定位方式的优点,在车辆定位技术中采用GPS/DR组合定位技术,构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自适应联合卡尔曼滤波器,使用Matlab软件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从软件集成的角度探讨了GPS/DR组合定位技术的串口通信等关键技术的软件实现问题,给出了GPS单独导航、DR单独导航和GPS/DR组合导航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位置误差。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组合系统能在任何情况下实现车辆的实时、可靠、准确的定位,定位误差最小,同时还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推算定位系统随时间积累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利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对重大灾害条件下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惩罚因子函数,结合GIS软件二次开发模块,通过Visual C++6.0实现了复杂网络的分析功能。分析了重大灾害条件下节点数量对于道路可靠性以及最优路径选取的影响,综合考虑距离、行程时间以及节点数量因素,证明了改进Dijkstra算法对于最优路径选择的优越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Dijkstra算法、经典Dijkstra算法计算出的路径节点数分别为31、59,行程时间基本相同。可见,改进算法能有效减少疏散路径中的节点数量,降低车辆在节点处的延误损失和风险。  相似文献   
5.
基于DTA的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于德新  杨兆升  刘雪杰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2):111-117,132
论文在探讨了动态交通分配和动态0D估计背景下的交通检测器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TA的动态O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布置原则;从预算,对路网中交通流量信息的覆盖程度,对关键路段的检测、对重复检测器的剔除等方面对路网交通检测方案进行约束,建立了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最后将遗传算法用于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的求解,证明了基于DTA的动态0D估计方法的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模型的有效性。论文方法概念清楚、操作简单,是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置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施工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应急车辆资源配置方法。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施工区域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构建了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路段危险程度计算模型,求解各路段的危险程度;根据现有的高速公路应急资源的配置模型,充分考虑施工区域影响下的路段危险程度、最佳救援时间、资源需求等参数的影响,采用数学规划的方法构建了基于施工区通行能力与历史事故数据的应急资源配置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并以山东高速济青高速段施工区域路段为例进行了应急车辆资源配置。结果表明:在保证各路段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应急车辆的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实现了施工环境下高速公路应急车辆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8.
为解决目前大部分停车诱导系统所存在的提供信息有限,无法考虑不同驾驶者个性化需求,无法实现系统与使用者之间互通的缺憾,本论文主要从车载停车路径诱导的角度,提出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研究了基于停车场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的理论思想、模型的标定与检验以及算法步骤。最后结合长春市国联停车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本文研究的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方法能很好地弥补上述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不足,从而能为驾驶员提供最优停车场和到达该停车场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中的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排队论及基于交通模拟的行程时间间接预测模型,并按照人工调查数据验证模型的精度,给出了相对误差图,以说明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城市路网车道属性(数量、宽度与方向等) 扩展了复杂网络中度的定义, 分别研究了原始法和对偶法下城市路网中交叉口和道路元素的连接特性; 考虑实际路网与居民出行认知特性, 将交叉口定义为节点, 基于赋名道路法与类Stroke分析从居民认知角度界定道路元素, 重点结合机动车道数改进原始度的概念; 在新的路网元素界定下, 使用基于改进测度的平均最近邻度方法分析了交叉口与道路的连接特性, 并考虑现有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连接系数的概念, 更好地明确其连接关系; 以厦门市主城区为例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分析了主城区路网连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城市交叉口元素网络和道路元素网络皆为无标度网络, 其幂指数分别为1.69、2.70;路网元素的连接皆以某一节点为临界呈现分段特性, 其中, 基于改进度的连接系数邻界点取值分别为3.40、8.33;道路元素的等级测度临界点取值为5, 基于等级测度的连接系数临界点取值为3, 从这一角度来看, 城市路网并非简单的同配或异配网络; 提出的路网元素连接特性分析方法对城市路网拓扑特性的认识及路网演化模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