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双洞互补式隧道通风中车辆交通风的应用范围。计算得出车辆交通风风速。根据交通风大小设计模型试验方案。并对该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洞单向公路隧道模型试验中在射流通风均匀段模拟车辆交通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分析高海拔隧道出渣过程中自卸车CO排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针对自卸车底部、侧部、尾部安装排气管三种CO排放方式,基于Fluent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选取Species Transport模型模拟CO与空气的耦合作用,考虑高海拔低气压和空气密度的影响,运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模拟自卸车体行驶过程中隧道气流三维速度场、CO浓度场,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相同行驶工况下,隧道断面越大,CO沿途扩散越快,较高的CO浓度主要出现在车体高度以下区域;三种排气管中,侧部排气管最有利于沿途CO扩散。自卸车排气管轴向CO浓度的沿途扩散符合e指数衰减规律,根据一维扩散理论,提出CO浓度累积预测计算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FLOTRAN软件对南安(金陶)—厦门高速公路(厦门段)莲花公路隧道进行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同一火灾规模在不同风速下,火灾时隧道内火风压特性及其对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为厦门段莲花隧道和与其相似的大坡度公路隧道的消防预案和火区火风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fluent对隧道发生火灾时,不考虑横通道和考虑横通道且横通道内不同风速时烟气浓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横通道的开启对于火灾的发展及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火灾初期,风机通风风速为临界风速,在疏散救援阶段,应减小通风风速,避免横通道的气流使火灾隧道的烟气蔓延速度过快而对火源下游的人员不利;(2)入口通风风速越大,横通道中风速的大小对隧道中线上烟气浓度的影响越小;(3)不考虑横通道和考虑横通道且横通道内风速不同时,烟气浓度的纵向分布规律都基本相同,但是隧道不同横断面上的烟气浓度横向分布随风速的不同呈现出较复杂的规律,如果人员仍然沿着隧道中线逃离,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运煤列车煤扬尘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孙三祥  常青  李杰  董波 《铁道学报》2006,28(2):21-25
针对大秦铁路运煤列车煤扬尘特点,研制以合成高聚物POL1为基料复配而成的粘结型抑尘剂。运煤列车对抑尘剂强度、时间有效性要求不高,考虑环保要求和成本,配方的基本组成为基料、增塑剂、填料。分析了基本组分的特性、配比对抑尘剂物理指标的影响。对该抑尘剂进行了抗低温、抗雨淋性能试验,汽车模拟试验。结合现场调查结果,说明隧道模拟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并模拟分析了隧道煤扬尘污染分布,对该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验证,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行列车动态试验(生产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抑尘剂,运煤列车沿线扬尘削减率在95.1%~99.6%之间,隧道中扬尘削减率在93.8%~97.8%之间。抑尘剂性能及防治效果、喷淋量均可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车辆的分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载有易燃易爆危险品车辆的分类办法;建议参照隧道火灾规模的界定方法,将载有易燃易爆危险品车辆在隧道内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相应的车辆即分为三类实施管理;提出了隧道交通中易燃易爆物品运输车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考虑不同级学生在学习流体力学课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及学生的实际基础,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将"课外创新实验、参与科研、查阅文献、论文写作"等纳入流体力学实践教学环节,为构建适合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流体力学教学新框架打下基础。研究旨在探索大专业背景及学分制教学体系下专业基础课与科研、工程实际接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依托某公路隧道研究通风横通道角度对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角度工况下分流3通与汇流3通因阻力损失不同而引起的送风量差别,提出联络风道中汇流3通因阻力损失是确定横通道角度的关键。计算表明,在通风风速较大时,随横通道角度的减小,汇流3通段阻力损失会急剧变大;横通道角度为60°时,有利于通风网络的气流组织。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煤扬尘污染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秦铁路散煤运输过程中严重的扬尘污染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 对铁路隧道煤扬尘污染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吻合,证明模型试验结果是正确的,同时,对研制的pl型表面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进行了验证,该抑尘剂的抑尘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大秦铁路及铁路散体物料运输过程中扬尘污染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