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经济繁荣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欧洲城镇化地区拥有70%的人口,却贡献80%的经济产出[1]。与此同时,城市交通也引发诸多问题。以欧洲为例,城镇化地区分担了80%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70%的有毒物质污染以及40%的道路死亡,同时对CO2排放的贡献率达14%[2]。欧洲议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仅停留在城市层面进行管理,议会与各成员国协同工作[3],鼓励城市摸索新型交通规划模式,即发展可持续城市机动性规划(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Plans,SUMPs)[4]。欧洲城市进入缓慢生长期,有时间逐渐适应这一新方法。而对于仍保持3%人口年增长率的亚洲城市则略有不同。尽管如此,本文还是对中国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基于欧洲SUMP导则大纲介绍一项发展城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2010—2012年独栋住宅的销售价格,以街道智慧步行指数(Street Smart Walk Score)和人行道密度(Sidewalk Density)作为衡量指标,研究社区步行通达性对房价的影响。使用Cliff-Ord空间特征模型(即广义空间模型,General Spatial Model,或者SAC)控制空间自相关影响。结果表明:在依赖小汽车的社区通过增加设施可达性来提升步行通达性的举措并不能提高房价;增加人行道也只能最小限度地提高房价。投资社区便利设施和人行道对适宜步行社区的房价提升效果比依赖小汽车的社区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新加坡在建立道路安全、文明环境方面的不同举措,全面展现新加坡在提升道路安全方面的经验。所有这些新举措共同构成了"更安全的新加坡道路"行动计划,提出"每个生命都很重要"的宗旨,一个生命的陨落都显得太多。这些举措基于交通警察局针对道路安全提出的三管齐下的方法而形成,包括执法、参与和教育,通过这些举措新加坡的交通死亡率在过去10年逐渐降低。自从2013年实施这一行动计划,新加坡道路死亡率得到遏制。未来,面临运营环境的不断挑战,交通警察局将持续追求低道路死亡率的目标并确保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4.
自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HSR,以下简称"高铁")开始运营以来,尽管已历经近50年的发展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7 166 km里程,但是对于高铁需求量的本质仍然所知甚少。诸多信息表明,全球高铁建设项目在期望可达性、经济及环境效益以及对高铁预测需求量相对匮乏的跟踪记录方面存在明显的空白。针对出行方式替代与诱发交通需求的影响,本文旨在填补高铁开通后需求方面的空白,从而助力未来的高铁系统规划研究过程。目前在高铁需求方面没有足够的实证,并且现有实证严重受到线路具体特征影响,尽管存在方法的局限,但是呈现出的实证可促使高铁成为一种性能更优的交通工具。研究表明,在高铁运营后的最初几年,只有10%~20%的需求量是诱发交通需求,其余均来自于出行方式替代。在多数情况下,大部分高铁乘客之前使用传统铁路出行,从航空、小汽车以及长途客车转移至高铁的乘客量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