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传感器类型多、信噪比小等特点,系统研究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所采用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特征、输出信息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内容和原则,以及硬件、软件和基于网络的设计方法;最后,采用该设计方法为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了数据采集子系统。系统的运行表明,文章建立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处治上应从加强结构研究入手,首先形成嵌挤骨架结构,提高抗变形能力;使用改性沥青改善高温稳定性,提高骨料间的粘结力;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这样,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是可以预防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公路的景观设计,提升公路的景观质量,提出了建立公路景观设计等级体系的设想.分析了影响公路景观等级确定的因素,建议将公路景观等级分为A、B、C三级,提出了公路景观等级的测算办法,并给出了提高公路景观质量的指导原则.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并介绍了提升公路景观质量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5.
沥青路面粗集料棱角性表征方法及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STM D3398-97试验方法的改进表征法计算了粗集料颗粒指数Iap,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粗集料半径法棱角性指数IArm和梯度法棱角性指数IAgm的计算公式;通过对2类沥青混凝土的常规与动三轴试验,分析了粗集料棱角性表征指标对沥青混凝土性能和抗剪参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性能、抗剪参数与粗集料颗粒指数Iap的相关关系,结合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路面粗集料棱角性技术标准。分析结果表明:Iap与棱角性指数IA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其回归系数可用于由粗集料颗粒指数Iap换算成IArm和IAgm;所提出的粗集料棱角性技术标准可作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建议,有利于提高石料企业加工粗集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引进和吸收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ASHTO和永久性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几种设计方法的比较,提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解决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不足,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7.
MAC改性沥青的引进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沥青是高速公路抗滑磨耗层的优质胶结料,具有粘度大、高温稳定性好、抗水损害能力强等特点。MAC改性沥青较其他改性沥青还具有造价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介绍MAC沥青的引进、开发和应用;并对其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骨架密实型低噪声路面的声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骨架密实型低噪声路面的降噪机理,分别采用驻波管装置测试了SDQP路面的吸声系数,重复加载法测试了SDQP混合料的复合模量,轮胎/路面振动测试装置研究了轮胎在不同路面上的垂直振动衰减特性。结果表明SDQP路面与SMA路面的吸声系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整个频段上吸声系数很小;SDQP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阻尼逐渐提高;轮胎在SDQP路面的衰减系数最大,且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SDQP路面具有较好的阻尼减振降噪能力,吸声降噪性能并不占优。  相似文献   
9.
利用间隙率U法和流动时间S法表征细集料棱角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其回归系数可用于细集料棱角性的间隙率U与流动时间S指标间相互换算。通过SMA-13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细集料棱角性对SMA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性能与细集料棱角性表征指标的相关关系,结合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要求,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细集料棱角性技术标准。结果表明,这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修订建议,以提高石料企业加工细集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重载作用下典型路面结构动态响应数据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试验路埋设沥青应变仪、温度场传感器等路面响应监测设备,采集了荷载和环境因素作用下不同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动态应变响应,分析了动态应变响应特征和应变响应与路面温度、轴载的关系,比较了不同结构的沥青层底最大应变值,构建了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预估模型,揭示了不同路面结构在重载及温度耦合作用下的沥青层底动态应变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载的增加、路面温度的升高,沥青层底最大拉应变增大;不同路面结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变化与其结构组合、交通荷载及环境因素有关,表现出一定的重载和温度敏感性差异;在对比的结构中,组合式基层结构比永久性路面结构具有更小的沥青层底拉应变,传统半刚性基层结构在重载和较高路面温度下具有较大的沥青层底应变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