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南秦巴山区智力低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南秦巴山区智力低下的现患调查表明,该地区智力低下总患病率为2.70%,标准化患病率为2.68%;0岁~14岁儿童患病率为2.78%,标准化患病率为2.8%;高于陕西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智力低下患病率的影响,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总收入、母亲受教育年限、继父母与家庭关系等。认为降低该地智力低下患病率必须采用综合措施,碘盐的持续供应可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疆四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简称新疆 )农村 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 ,为针对性开展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新疆 4县进行了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 ,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结果 该地区 3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 (HAZ <- 2 )、低体重 (WAZ <- 2 )和消瘦 (WHZ <- 2 )的总患病率分别为 2 4.3 %、2 3 .1%和 9.1% ;维吾尔族高于汉族 ;经济差的县高于经济好的县。与NCHS/WHO标准分布比较 ,新疆儿童HAZ和WAZ的分布显著左移。结论 新疆农村 3岁以下儿童存在着较严重的营养问题。应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加强儿童常见病的防治。在重点干预的同时 ,还要注意改善整体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40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儿童的喂养特点 ,发现其存在的喂养缺陷 ,以寻找适当的干预措施 ,从而增进当地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中国西部五省区 4 0个县的农村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 ,共访问了 730 2户家庭。将所有资料采用EPI6 .0软件建立数据库及检错程序 ,采用两次录入法 ,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结果  4 0个县儿童的喂养方式存在明显缺陷。 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 ;辅食的添加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蛋白类食品的添加严重不足 ;持续授乳直至 12个月的比例为 5 1.7% ;与国际推荐的科学喂养方式差距很大。影响当地儿童喂养方式的因素很多。民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收入情况、家庭孩子数及孩子的排行均明显影响到儿童的喂养行为。健康教育对儿童喂养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 ,普及科学喂养知识 ,将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儿童的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出生缺陷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陕西省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9市12个区县共124个乡镇。对终止妊娠日期发生在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间且孕满28周的13 273名妇女进行入户调查。要求妇女均为调查点的常住人口。收集完成围孕期状况调查的完整问卷有7 531份。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按其贡献大小,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父系家族出生缺陷史(OR=14.283)、孕期精神状态差(OR=10.835)、有不良孕产史(OR=8.264)、母亲居住农村(OR=5.067)、母亲孕期饮酒史(OR=4.598)、母亲年龄>35岁(OR=3.696)、母亲孕期农药接触史(OR=3.507)、母亲孕期饮浓茶(OR=1.993)。孕期服用叶酸(OR=0.549)和家庭人均收入高(OR=0.422)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加强优生宣教,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居住环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3月龄~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状况,为降低陕西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5个县的1 500户有5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户进行调查。运用软件Eipda-ta3.1建立数据库,实行双录入并进行纠错,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5个县3月龄~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2.0%;6~15月龄贫血患病率较高,以后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月龄间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显著;不同地区间的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显著,蒲城最高为32.3%,佳县最低为16.1%;儿童贫血的主要类型为轻度贫血;不同性别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不显著;贫血男女童的体重、身高均显著低于非贫血儿童;不同喂养方式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差异显著。结论陕西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且以轻度贫血为主;改善喂养方式,普及科学喂养知识,有助于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单纯性肥胖大鼠姜黄素后,检测体重、脂体比、血脂和肝肾功能,并用组织病理及透射电镜观察脂肪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减肥机制。结果给予姜黄素后,可显著减缓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增长速度,降低体脂含量(P<0.05);高剂量姜黄素可明显降低血清中TC水平(P<0.05),显著提高HDL、apoA水平(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给予姜黄素后,脂肪细胞的体积明显减小,核膜、细胞间质等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姜黄素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apoA含量,促进HDL-C合成;降低apoB水平,加速LDL-C分解,从而加速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7.
HepatitisBvaccine,introducedovertwenty yearsago,hasshownexcellentrecordsofsafety, immunogenicityandprotectiveefficacy.Recentre viewsindicatedthatwithhelpofimmunologic memoryaprimaryvaccineseriescanprotectre spondersfromhepatitisBvirus(HBV)clinically sig…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46个贫困县妇女孕产期保健现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妇女保健现状 ,分析其影响因素 ,从而寻找适当的改进措施。方法 对 9个项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 4 6个项目县 ,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设计及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产前检查率平均在 86 %以上 ;产前检查地点主要以乡卫生院为主 (占 4 7.78% ) ;分娩地点 :住院分娩的占 4 8.5 0 % ,在家里的占 4 9.2 6 %。结论 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 ,提高乡级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妇女保健的宣传工作 ,将有助于改善西部贫困地区的妇女保健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 VP)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VP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VP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为(16.1±1.2)Hz (n=41);2周和4周PD组大鼠VP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分别是(9.3±0.8)Hz (n=43)和(8.6±1.0)Hz (n=47),与对照组相比,VP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显著减低(P均<0.001),但两PD模型组之间VP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照组大鼠,规则放电的神经元占44%(18/41),不规则放电的神经元占52%(21/41),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仅占4%(2/41);在2周和4周PD模型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爆发式放电的VP神经元的百分比分别为14%(6/43)、47%(20/43)、39%(17/43)和17%(8/47)、49%(23/47)、34%(16/47),2周和4周PD组大鼠VP中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而两PD模型组之间VP神经元的放电形式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诱发大鼠VP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降低,具有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增多,这种变化可能与伏核-VP的抑制性神经传递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oxic effect of the mixture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MOP) on maternal rats and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ffspring. Methods Totally 40 Sprague-Dawley pregnan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MOP dose groups and one control to which their offspring would be assigned, The experimental dosage of MOP and distilled water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starting on gestation day 15 and continued for 35 days.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indices and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F1 rats were measured during lactatio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uterus and liver of F0 rats were observed after weaning, while the weight ratio of uterus and some viscera to body of the F1 were examined. Results There were obvious changes of uterus and liver in the high-dose group of F0. The body-weight accretion of the F1 in high-dose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Some of the MOP F1 rats development indices delayed significantly (P〈 0. 05), the learning ability decreased obviously, and the time of setting up memory prolonged (P〈0.05). The ratio of the uterus weight to bodyweight in the F1 MOP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 05). Oonclusion The experiment doses of MOP are proved to have significant reproductive toxicity on perinatai r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