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克杰 《船舶》2012,23(3):6-14
永久检验通道(PMA)的生效对船舶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使PMA思想更好地融入船舶设计之中,根据PMA相关要求对大灵便型散货船PMA布置经常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设计优化方案及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值方法对多艘舰船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的数值试验,通过对各种工况下的计算可得水面舰船在我国现行的损伤评估体系下的破坏半径、临界半径和安全半径,据此可知水下爆炸对舰船破坏的一些特征.从更安全角度考虑对各评估体系的损伤等级定义提出了局部修正,并形成协调标准,绘制出舰船在该标准下的等损伤面包络图.依据算得不同舰船的安全半径,拟合出水面舰船安全半径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预测值与实船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为舰船生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声呐围井是声呐的工作环境,舰艇在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时,围井结构可能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影响声呐的正常工作。采用数值软件建立水面舰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整体模态对比法和局部模态对比法两种方法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声固耦合法对该艇在遭受特定水下爆炸工况时的声呐围井结构的角点和围井壁进行了变形校核。文中对声呐围井结构的变形过大处采用多种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比各种优化方法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旨在为舰艇的声呐围井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下爆炸时舰船正交异性板的简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将船体中的板分为两种,即承受板中面内载荷的平面应力板和承受垂直于板中面载荷的弯曲板元。根据这两种分类将加筋板按不同的方法实现了结构正交异性向材料正交异性的转化,即将板上的加强筋按照一定的方法折合到所附连的板上,进而实现材料上正交异性板的有限元软件模拟。但这种转化并非是完全等效。文章提出了某些参数的修正方法,对实际工程中所关心的几个参数实现了统一。通过比较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表明正交异性板在特定工程领域中是可用的,对相关研究和工程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舰船设备与总体安全性损伤等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值方法对水面舰船及舰上设备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的数值试验,通过设置大量的工况计算可得舰船总体与设备的损伤半径,对比各损伤半径可得总体和设备的损坏顺序对舰船生命力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在不同爆距范围内对舰船结构及设备的破坏程度及破坏部位,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舰船生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近两年,《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一年多后,人们翘首企盼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面世了。  相似文献   
7.
李克杰 《船舶》2015,(1):45-53
造船精度的提高对散货船关键节点的结构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关键节点结构监控使用的模板和检验线的方法引入理论间隙和容许误差的数学概念,综合考虑现场监控的可行性,提出优化方法,可提高监控的精度和效率,为船厂对关键节点的自我监控和现场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方法模拟舰船受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及气泡脉动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响应。计算过程中,考虑波浪载荷的作用,给出水下爆炸载荷与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船体响应计算方法,并与传统舰船船体强度分析方法相结合,分别研究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气泡脉动载荷以及波浪载荷的相互作用下,船体强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下爆炸冲击波阶段可以忽略波浪载荷的影响,而在气泡脉动阶段,必须考虑波浪载荷与气泡载荷的联合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舰船总强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找出CO_2气体保护焊的打底焊纵向裂纹成因。结合现场生产和检验的经验,得出控制打底焊裂纹的关键是控制焊接电流。总结出安全的焊接参数,通过船厂的自我管理得以有效地控制打底焊裂纹;对于平焊和横焊,给出打底焊裂纹特性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验证从衬垫面剖除打底焊是清除大面积打底焊裂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政协科技界小组会上,委员们针对是否鼓励推广小排量车展开了激烈争论,迅速形成“强烈支持”、“稳步发展”和“不屑一顾”三派。笔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鼓励发展的“小排量车”的技术标准并使其具有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