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鉴于当前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要求,探讨BIM+GIS技术在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上的应用方向,提出基于BIM+GIS的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架构,通过建立包含BIM模型及平台、GIS分析模型及平台、模型渲染与展示平台的BIM+GIS规划设计集成平台,将BIM模型和GIS环境深度融合,实现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分析促成我国港口资源整合的主要因素,从港口对岸线利用的影响、港口博弈产生的货源分配影响等多角度阐述必要性。从多港组合和区域协调两个类型总结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的实践模式,研究主要特征和经验启示,提出方向和建议,为推动港口协调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不断蔓延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我国粮食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引起公共关注。针对上述各方关切内容,梳理我国粮食年产量、人均占有量、库存消费量等发展情况,重点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粮食外贸接卸情况和内贸“北粮南运”体系发展情况,研究我国沿海港口粮食内、外贸运输格局,总结粮食专业化码头现状布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外贸粮食主要以大豆进口为主,大部分服务于粮油加工临港产业,接卸港主要布局在广州港、日照港、天津港、青岛港等;内贸粮食以“北粮南运”为主,格局基本稳定,其中辽宁沿海区域的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为北方主要装船港,长三角区域的苏州港、南通港、泰州港和珠三角的深圳港、东莞港、广州港为主要接卸中转港;宁波舟山港则表现出较明显的外贸进口转内贸出口的物流特征,上海港的传统粮食中转功能有所减弱,浙南、东南沿海区域粮食中转接卸码头布局宜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