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文章从事前预控、过程监控两个方面考虑,分别运用安全评价技术中的"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JRA)",对船员劳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编制了评价样表,为船员劳动安全管理人员或船员准确识别劳动作业中的危险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船员遭受职业伤害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船舶履行《2006海事劳工公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船东履约风险。  相似文献   
3.
詹振 《中国海事》2014,(1):50-51
文中在归纳总结IMO和ILO公约、我国法规有关船员工作休息时间规定的基础上,列举了港口国检查常见缺陷,并就如何避免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这些缺陷,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詹振 《中国海事》2013,(7):26-27
2013年8月20日,一个值得航海界纪念的日子,《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即将开始生效。公约的实施,彰显了国际社会保障海员体面就业、促进航运业公平竞争的决心和信心。船东,作为执行公约的主体之一,应抓住履行公约重点,以积极的心态去履行船东的责任,更好地适应国际航运界发展变化。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海员、船东和政府取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