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6篇
综合类   64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伟  刘焕卫 《船舶力学》2021,25(4):443-452
为提高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满足严格等式约束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推力分配进行优化.该方法通过分析目标函数中不同项之间的影响,确定了推力角的权值系数,并从二个方面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优化速度及精度:一是继承上一时刻的精英个体来生成等距初始种群;二是结合自适应算法加强局部搜索能力.针对推进器之间的水动力干涉问题,基于推力损失模型对推进器进行分组,并通过错位安置以及采用在推力禁区内设置推力减额系数的方法来降低推力损失,最后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系统的推力分配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满足等式严格约束的基础上,降低了推进器推力的水动力损失,进而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以及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泥灰土综合稳定细粒砂基层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分析,从实践中探索其整体成型的施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跨座式PC轨道梁支座在正常运营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效应,以及销轴与摆孔之间的摩擦接触应力和滚滑运动状态,从界面力学的赫兹接触原理角度出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跨座式PC轨道梁铸钢支座独立模型。分析直线轨道梁支座的应力应变情况,并对比不同跨度及半径的曲线轨道梁支座的应力状态;讨论不同类型荷载作用对支座应力集中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在弯道处做超高设置减小横向扭矩,从而降低曲线梁支座应力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营荷载作用下,直线梁支座的接触应力应变满足要求;曲线梁支座应力超限,且半径越小应力越大;同一荷载作用下,活动支座滚轴和承压板接触应力高于上下摆的接触应力,且横向扭矩对支座应力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车辆段基坑开挖施工为工程背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下卧地铁隧道的卸荷回弹变形进行动态再评估;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基坑施工对下卧地铁隧道的工程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的上浮变形,确保了基坑及下卧地铁隧道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6.
7.
8.
笔者结合实际工程施工经验,阐述港区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各种留缝的处理方式,对胀缝、缩缝、施工缝、纵缝及填缝的施工方法做了描述和要求。提高了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和观感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车载IGBT驱动电源设计,该电源为多路输出单端反激开关电源。根据技术要求详细介绍了该电路的具体设计步骤及电路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的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输出纹波小,满足车载IGBT驱动电源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赵伟  王岩  虞鹏程 《船舶》2015,(4):113-117
张力作动筒是舰船海上航行横向补给装置维持高架索恒张力的关键系统。通过建立张力作动筒高架索恒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舰船横向标准恒张力补给方法(STREAM)中采用的张力作动筒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影响高架索张力波动的主要设计参数的仿真分析(如储气罐容量、空气和液压油流动阻力系数以及补给海况),提出相应的系统设计和使用建议:一是要保证合理的储气罐容量;二是要尽量减少液压油和高压空气的流动阻力;三是对震动敏感的特殊货物应在低海况下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