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瓶颈资源、缓冲、生产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各种用于确定约束资源的方法。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利用Q-GERT(Queue-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ology)和仿真技术来确定瓶颈资源的方法,这样既能真实体现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也能准确确定系统中的瓶颈资源。从而使企业在保证较短的生产周期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舰船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船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TS)。鉴于传统舰船系统设计过于偏重技术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以STS理论为指导进行舰船系统设计,通过加强技术分系统与社会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优化,达到了整体性能最优化的设计目的,从而为舰船系统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综合决策及Shannon熵的关键链缓冲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推广关键链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对关键链缓冲的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将模糊综合决策和Shannon熵的结合,综合了“专家”和“一线工人”两方面对项目的评价信息,使得所提的方法更具针对性.采用本方法可以使得关键链缓冲数量设置适当,能够较好地应对项目管理中的不确定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在MATLAB7.0平台上用正态分布模拟各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约束理论在船舶生产组织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约束理论及其应用情况 ,分析了目前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约束理论在船舶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并分析了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舰船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TS).鉴于传统舰船系统设计过于偏重技术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以STS理论为指导进行舰船系统设计,通过加强技术分系统与社会分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优化,达到了整体性能最优化的设计目的,从而为舰船系统设计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韩文民 《江苏船舶》1998,15(6):30-33
对比了MRPⅡ与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目标和处理逻辑,阐述了MRPⅡ系统的引入对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应用MRPⅡ系统的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混流生产条件下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和MRPⅡ/ERP、JIT的局限,提出并阐述了混流生产条件基于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rstraints)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关键问题,即瓶颈环节的确定和转移问题、生产系统中批量和提前期的联合确定问题以及缓冲位置和缓冲大小的确定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造船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用关键链技术进行造船多项目并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步骤和方法,提出了多项目并行条件下的关键链识别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物流平衡思想的资源需求冲突消解及生产排程的遗传算法.在考虑项目完工风险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确定项目缓冲和汇入缓冲的模型,分析了通过监控缓冲的消耗情况来控制生产计划的进行,以较少的控制参量达到对复杂生产系统运行的控制,避免或减少各种随机扰动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对实际企业多项目生产组织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瓶颈资源、缓冲、生产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各种用于确定约束资源的方法.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利用Q-GERT(Queue-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ology)和仿真技术来确定瓶颈资源的方法,这样既能真实体现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也能准确确定系统中的瓶颈资源.从而使企业在保证较短的生产周期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造船工期的计算机模拟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文民 《造船技术》1998,(12):29-33
本文针对船舶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以提高造船工期预测的准确度,并反映各种时间参数的波动规律,从而为网络计划的更合理的安排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