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123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介绍钻井平台运输市场的情况和半潜船作业的过程 ,探讨半潜船运输钻井平台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和内容 ,介绍并评价可行性分析用到的遭遇风浪数据库IMDSS、切片法等技术。计算实例证明 ,利用波浪预报和切片理论相结合分析运输可行性的方法 ,可以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电路板故障诊断系统,它几乎可以对所有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无源元件的故障进行在线诊断。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整机结构、电路和软件框图及这一类系统应用的限制和该系统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徐振江 《中国修船》2006,19(6):28-30
船体构件装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影响结构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而且可能降低其承载能力。焊接残余应力变形矫正不仅费时、费工,甚至还会带来新的问题。使得船体建造精度不易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的修造质量,因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文章介绍了某潜艇艉端船体结构加强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和调整变形,强调在施工工艺制定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控制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5.
舰船回转过程中内、外侧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为修复已磨损的推瘤刀,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出熔覆试验最优激光功率、离焦量和扫描速度分别为1.6kW,20 mm和4mm·s-1;据此进行相关的激光熔覆修复实验.熔覆材料以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为主,随着碳化钨(WC)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大,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C粉末的质量分数为25%时,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相对耐磨性分别达到最大值648.7 HV和3.49;在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和WC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稀土CeO2粉末后,熔覆层深度小于1.0mm部分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超过700HV,能够满足推瘤刀刃口处硬度为56HRC的要求;稀土CeO2粉末的添加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不大;当WC粉末和稀土CeO2粉末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5%时,熔覆层的磨损失重仅为3.4 mg.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水平,探索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内河航运建设管理之中的新方法,从基础设施、船舶运力、信息化建设、集疏运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内河航运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总结了德国在推动绿色航运和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在综合考虑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应借鉴德国在干支流通达、水系间沟通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打造畅通互联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协同应用水平;高度重视推进铁水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推广绿色生态理念,加大绿色航运技术的研究应用力度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距检测系统是通过硬件触发和软件多线程并行处理流程实现4台摄像机的同步图像采集处理、视觉计算、结果记录和通信。设计和推导了检测系统定标方法和轨距点获取的定标方法。试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适用于轨距参数的精确测量,精度可到达0.2 mm,重复性好,可有效地实现轨距参数的高精度动态测量。  相似文献   
9.
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内外路面管理执法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测并确保行车安全以及可靠地预测与荷载相关的道路使用寿命.正在发展中的动态称重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动态称重技术在公路超载执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舱室热环境的特殊性,建立了适用的CFD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基础上,以PMV-PPD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和DNV COMF-C(3)规范为依据,对船舶舱室空调气流组织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优化前,优化后的餐厅和会议室的热舒适性得到改善,热环境满意人数分别增加了52.7%和28.9%。结合CFD模拟和热舒适性评价分析的优化方法,在节约时间和实验成本的同时,为船舶空调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