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综合试验台架系统。该试验系统不仅可以对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水泵、机油泵和机油冷却器等进行完整试验,还可以对冷却润滑系统的流量分配和流阻特性进行静态试验验证和研究,而且具有和发动机匹配连接的功能以及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对其冷却润滑系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匹配的能力。其先进的综合控制测试系统可以对试验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并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显示、拟合和存储。  相似文献   
2.
工程监理工作者需要接触大量的数据,运用数据库技术来保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十分必要。利用java编程语言建立了一个小型工程监理数据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使用是B/S架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远程管理。数据库使用的是当前非常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能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主要基于Visual C 6.0开发平台,结合多媒体和数据库技术,设计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两级控制模式,即工控机PC(上位机)和单片机(下位机),通过Modbus ASCⅡ通信协议实现两级之间的实时通信,完成对船舶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监控.给出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案,详细讨论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程序的编制要点.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可视性强.  相似文献   
4.
提高路堤下软基土工织物加筋效果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多种工程措施 ,以提高路堤下软基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 ,这些措施是 :( 1 )选择堤底宽度较小的工程 ,避开加筋垫层尺寸效应的不利影响 ;( 2 )采用预应变加筋法 ;( 3)堤身填土要有一定的塑性 ,避免脆性破坏 ;( 4 )采用应变法确定织物的允许抗拉强度。这些措施在工程中极易实施并且不需大量增加工程造价 ,是经济且显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主备用中心设计方案及工程实现,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主备用中心切换功能.通信系统在主用控制中心瘫痪的情况下能迅速切换到备用中心,系统地控制轨道交通线路,使其仍然具有调度,通信和应急指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任务团队知识学习的特性,构建学习厌恶效应最小化的规划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分析,以降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任务团队知识学习的厌恶情绪带来的学习损失,提高其学习绩效,进而为项目团队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BP模糊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BP神经网络方法,把实际的数据或专家的打分进行模糊处理,采用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进行计算,克服了模糊综合评价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过大的缺点,达到主观与客观完美结合的目的。该评价系统具有精度高和速度快的优点,相对误差小于1.2%。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汽车产业并购研究来看,多数侧重于对并购趋势和并购后整合的研究,而对并购后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需要,在对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探索跨国并购给中国汽车市场所带来的效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汽车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跨国并购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及集中度、国际贸易竞争力、R&D等方面产生的效应作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缪谮  屈文忠  邱阳  张陵 《汽车工程》2001,23(1):9-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模糊控制方法可以有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1/4车辆模型作为系统仿真对象,模糊逻辑控制器可以显著发减小车辆的振动及干扰,提高车辆受路面激励时车辆的舒适性。仿真结果清楚地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另外,当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该模糊控制器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章第1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该项法规自颁布实施以来,在档案界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国家信息化专家认为:“国家信息资源百分之八十在政府,而政府信息资源百分之六十在档案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