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1.
在既有线车站改造中,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缩短咽喉区的长度,往往在咽喉区采用组合道岔。由于组合道岔构造复杂,呈长、重、安装精度高等特点,在以往的施工中,常拆成单组道岔,人工拖拉就位,施工极为不便。在京九线阜阳枢纽阜阳北部西到发场再岔区改造施工中,首次采用现场预铺整体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法,获得成功。文章结合阜阳北部西到发场南岔区两渡一交整体拖拉就位的施工实践,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喷锚支护技术具有及时、加速、随挖随支护,在坑开挖同步进行,不占独立工期,占用场地小等优点,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作为城市建筑施工高边坡和深基坑开挖时的围护结构。笔者在主持南京中山门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时,将喷锚支护技术应用到隧道明挖部分施工时的高边坡和深基坑施工防护中,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GT130架桥机的失速事故,提出了失速保护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讨论了该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如传感器、转速控制仪、制动器的型式选择。实践证明,该失速保护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软弱地层深基坑地基加固措施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完善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对周围环境影响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相关参数。 研究方法:结合上海地铁M8线Ⅲ标延吉中路车站和黄兴路车站深基坑地基加固的施工实践,采用方案设计→现场试验→监控量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软弱地层注浆加固和深层搅拌桩加固两种加固措施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在淤泥质软粘土中,双液注浆地基加固为劈裂效果,浆液成层状分布,在地下走向无规律,形成的加固体不均匀,均匀性较差,加固区对基坑连续墙变形未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范围可控,水泥土较均匀,加固措施作用明显,有效约束了基坑的变形。 研究结论:双液注浆工艺控制及实施效果均不如水泥搅拌桩,但具有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的优点。施工过程中,双液注浆工艺有待改善,应改一次注浆为二次注浆,同时提高二次注浆的注浆压力,提高加固土体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和平西站至北土城东路站区间隧道施工实践,对地铁渡线地段浅埋、大跨、变断面隧道暗挖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在从小断面向大断面施工、大断面向小断面施工以及双连拱地段等的施工技术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