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大量的开通,新建线CTC与相邻既有线TDCS之间线路的联系对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铁道部相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总结CTC系统与TDCS系统间可互传的行车相关信息,补充一些新内容。重点介绍CTC站自动办理闭塞并利用TDCS邻站人工闭塞信息自动卡控本站接发车进路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列车优先级、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和连发间隔时间限制为约束条件,以旅客列车的走行公里总数、平均旅行速度、对标准计划的延迟总时间和延迟时间方差,以及货物列车的日车公里总数和日产最6个指标无量纲转化后的合计值最大为综合目标函数,建立列车运行图编制优化模型.为增加列车运行图的鲁棒性,引入虚拟车和缓冲时间槽2个参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给出鲁棒性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以5个车站、5列旅客列车和7列货物列车构造模拟环境,采用该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铺画出更优的列车运行图,计算效率高;在行车计划受到扰动后,虚拟车和缓冲时间槽释放资源,运行图可以较快地恢复到可接受范围,容错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种连接方式和通信协议支持,外部交互接口服务器提供本铁路局和铁路局外单位信息交互功能,同时兼顾实现铁路局内TDCS-CTC平台交互和运行图查询等功能。为进一步提升当前接口服务器兼容性、扩展性和数据处理能力,设计实现了用户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和数据管理层3层软件逻辑架构。接口服务器内部数据流转统一使用TDCS协议格式,并针对不同协议版本选择相应处理逻辑。借助于多目标转发、数据高效缓存和滑动窗口模型下的信息组包算法,接口服务器部署灵活,运行稳定、安全、高效,可有效满足现场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破解调度集中系统(CTC)在多区段调整方面的技术瓶颈,支撑智能高铁2.0时代多线成网运营的智能化行车调度运用场景,梳理并分析现阶段CTC智能调整方面的研究成果及问题,明确了调度管理边界及CTC系统边界将长期存在的客观性,从模型构建、动态协同联盟定界机制、求解算法等方面对多区段调整方法进行探讨。立足于CTC系统现状及规划实施的智能化技术路线,从多区段调整业务主体、信息存储、相关信息综合利用技术、动态信道分配等方面,分析CTC承载多区段调整业务的可行性及技术研究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智能CTC的多区段列车运行协同调整方法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分析过程及相关结论对大范围智能行车调度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舰载无人机电磁弹射器应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宏涛  吴峻 《舰船科学技术》2010,32(3):78-80,88
在预研阶段对舰载无人机电磁弹射器的应用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研制重点的确定和关键部件的选型。建立了应用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应用能力的幂指数模型,并利用幂指数模型确定了舰载无人机电磁弹射器的研究重点和直线电机、储能装置这两类关键部件的选型。  相似文献   
6.
调度集中CTC是我国高铁运输的核心调度指挥系统。根据智能CTC对仿真培训系统的规范,以及现场铁路局的迫切需求,提出以实际CTC系统为基础,构建包括联锁、列控、TSRS、RBC、GSM-R等通信信号系统的集中仿真平台,实现智能创建列车,并在整条线路上自动运行,从而对线路的列车兑现率、负载压力及瓶颈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升运输效率;同时提供无差异化的教学环境,以供培训和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7.
借助对列车优先级、节点、替代弧和替代对等参数的定义,以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列车连发间隔时间和列车间越行地点等为约束条件,以替代图中最长路径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替代图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采用本地搜索算法对模型求解,经过原始计划生成和初级优化,得到有瑕疵(冲突)的但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初始调整计划.当初始调整计划未满足需求或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扰动需要修正时,采用分层多级优化分枝定界算法,对初始调整计划对应的替代图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得到优化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由于替代图与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对应关系,用这2种算法对替代图分阶段求解和优化,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调整计划.通过对模拟环境的仿真,验证了模型和优化方法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铁路调度系统是以列车运行调整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调度指挥和控制系统.我国现有系统正在向着信息密集化系统转变,因此设计一套信息平台,为系统提供公共数据服务成为需要.虚拟共用信息平台是一套整合信息资源,按一定标准完成多元异构数据的接入、存储、分发、整理和挖掘等功能,并面向外部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服务的完整物理系统.本文通过对平台四层逻辑结构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平台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信息平台对于统一接口、整合服务、优化数据,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其实现方式灵活,部署迁移简单,易扩展,适合应用于铁路调度系统,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如何设计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流接口,保证各系统无缝衔接,是软件开发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数据流接口是一套标准和规范的集合体,是不同功能层或模块间的通信规则。对数据流接口的基本概念、功能、应用环境以及连接流程等进行描述,对实际工程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纳,针对部分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最后给出基于FZy-CTC系统的数据流接口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现有调度集中系统存在静态数据以明文未加密方式进行网络传输和终端存储,极易受通信质量波动影响产生数据异变,以及数据使用中易被攻击篡改等安全隐患,以分层多级树型模型重构静态数据组织模型,研究数据封装协议及方法;结合数据的加密、压缩及校验方法,生成高密度的安全数据文件,形成静态数据安全封装方案。通过开发辅助封装工具,进一步保证工程实践中方案的易用性。该方案实现了调度集中系统静态数据的数据隔离、权限控制、版本管理等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可审计性,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