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轮轨接触温升及其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轮轨接触传热的二维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法求出了轮轨接触区的接触温升的解析解。由于解析法难以求出接触区以外的温升,数值方法得以应用,因而应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轮轨接触温升的完全数值解。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数值解和解析解间的差别随列车速度和蠕滑率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只要求轮轨接触区的温升,鉴于解析解计算速度比数值解快得多,从工程应用上来说,解析解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问题,提出必须进行车辆—轨道系统高中低频范围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针对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在低频、中频和高频3个范围内存在问题的性质,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车辆模型、轨道模型和轮轨接触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认为以车辆—轨道系统的频率特征为基础,进行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可以有效研究车辆—轨道系统的短时动力学和长期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车辆随机振动的协方差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旅客舒适度和行车安全性受到损害。为了有效分析这一问题,在车辆动力学的基础上引入激励成型滤波器和感觉成型滤波器,将“路-车-人”三者耦合成为一个整体动力学系统,建立完整的理论计算模型,对轨道不平顺,线性及非线性车辆模型及振动对人作用产生的感觉进行综合分析。轨道几何不平顺为平稳的正态分布和各态历经的随机变量。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推导车辆系统运动方程。以协方差分析法在时域进行理论建模分析。引入感觉成型滤波器产生输出信号以评这振动对人体反应程度。通过求解里雅普诺夫方程直接得出有关重要参数的方差值。因为是求解线性代表方程组,计算速度快,免去频率分析法需要对谱密度函数进行积分的困难,适用于非线性及时变系统的分析,适于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车辆系统动态特性(包括舒适度及安全性)的控制,对多输入和多输出实定量分析与综合性能控制,可有效分析高速车辆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4 高速列车引发的噪声和振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其频率范围是 2 0Hz~ 2 0kHz。低于 2 0Hz的称次声 ,高于 2 0kHz的称为超声。人耳对30 0 0Hz左右的声音感觉最灵敏。对于低于 6 3Hz和高于 16kHz的声音 ,即使勉强听得见 ,反映也很不灵敏。所以 ,在噪声控制领域内 ,主要对 6 3Hz~ 16kHz感兴趣。对轮轨滚动噪声而言 ,高于 5 0 0 0Hz的功率谱由于接触滤波的作用骤然降低。在实际分析中略扩大其范围 ,考虑为 5 0~ 6 0 0 0Hz即已足够。图 18是列车通过时对铁路沿线造成侵害居民的噪声其发射区和入射区的原理图。图 18中表明 ,计有通过空气…  相似文献   
6.
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原理(2)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 磨损与导向 铁道车辆所需的导向力是由轮轨接触产生的.轮轨相互接触在接触面产生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力,即重力复原力和蠕滑力.这些力是导向所需的力,但也是产生如轮轨磨损这一类不良副作用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轮轨相互接触的作用,以采取适当措施,发挥积极的作用,排除或尽量减小不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新问题 ,在总结分析大量有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必须进行高中低频范围的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如果只用传统的思路和方法 ,不对这些新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 ,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 ,应将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划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 3个范围。针对这 3个不同区域内存在问题的性质 ,所处的频率范围 ,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动力学模型 ,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这样 ,以车辆—轨道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基础 ,进行完整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 ,开发完善的新模型 ,对铁路实现高速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3 直线运行的动态特性 2.3.1 模型结构和参数说明 轮对、轴箱、车体的结构和连接型式、悬挂方式和悬挂参数都直接决定着车体和轮对的动力学性能.在计算拖动式独立车轮轮对直线动态性能的同时,以传统刚性轮对替换其中的独立车轮轮对作为对比模型.结构和参数简化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在提速和高速发展中碰到的车辆一轨道系统的结构磨损加剧、关键部件疲劳破坏和噪声等新问题,在总结分析大量有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必须进行高中低频范围的车辆一轨道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如果只用传统的思路和方法,不对这些新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激扰的差异及其波长范围,应将车辆一轨道系统动力学划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3个范围。针对这3个不同区域内存在问题的性质,所处的频率范围,建立符合研究要求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数学方法求解。这样,以车辆一轨道系统的频率特性为基础,进行完整的车辆一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开发完善的新模型,对铁路实现高速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列车轮轨粘着特性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建立了带函数型摩擦系数的滚动接触理论,使滚动体的运行速度成为可能被讨论研究的参变量,并以CONTACT程序为基础,编制了相对应的计算程序。然后通过对各种蠕滑状态和运行速度下粘着情况的详细计算,得到了与实测的蠕滑力-蠕滑率曲线以及粘着率-运行速度关系相一致的计算结果。本文的工作既可以说是对Kalker理论的修正,也可以说是对Kalker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