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弹性船体波激响应时域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入射波的波浪现实出发,用非线性水弹性积分─微分法进行船体运动和结构动响应的时间历程模拟,直接将试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在时域内作比较,这有利于揭示砰击和上浪等非线性瞬态作用导致冲荡响应的力学机理。这种模拟及其验证方法避免了对理论和试验结果的统计特性进行比较时,因子样长度的限制和数据处理过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峰值比较更能说明波激响应数学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帮宽后的路基质量 ,确保路面质量不受影响 ,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 :单侧帮宽、两侧帮宽、垫幅推除旧路、加铺砂垫层 ,适当增加路基的施工高度。  相似文献   
3.
伴随科举制度的革废与白话文的兴起,晚清民初文话的传统生存场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西潮东渐的汹涌之势更加大了承继传统与寻求新变之间的张力.就晚清民初文化氛围而言,传统面临的挑战来自西学的侵入与中学内部对传统的颠覆.传统自新的步伐因这双重冲击而加快,文话中所表现出的强调传统以对抗西潮,比附西学以求自新,无一不反映出西学给文章发展带来的压力.在新的生存空间中,因应西学以应激、返观本身而自省成为文话发展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4.
洪金珠  吕久明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5):99-101,118
介绍了对节点的干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网络的部分节点受干扰时的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吉尼系数法、赫佛因得指数法、港口不平衡指数法三种定量分析技术研究了长株潭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可为合理建设长株潭港口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受环境条件多变、交通量大、车流组成复杂、车速不协调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容易引发交通堵塞、车辆滞留、交通事故、次生灾害或交通中断.从路况特点、灾害成因、事故预防、应急处置、科技创新等方面,研究和探讨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对策,旨在供其它类似路段和经营管理单位学习借鉴,以期实现山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土岩复合地层地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结合大连市某地铁车站工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时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结构跨越土岩分界面地层比在均匀土层中的受力更加复杂,是结构抗震的薄弱部位;结构侧墙各测点的位移随着土岩分界面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在结构底板位置位移达到最大值,当土岩界面超出结构底板范围后各测点位移逐渐减少。结构尺寸及配筋按照静力工况和地震工况,分别配筋并采取包络设计;土岩分界面位于负一层范围时,侧墙内侧配筋及土岩分界面与底板相交时的底板纵向配筋均由抗震工况控制,其他截面均由静力工况控制。经计算,处于土岩复合地层中的地铁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的作用下,结构设计能满足抗震性能Ⅰ和Ⅱ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沈阳地铁1号线洪湖北街站—重工街站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对该段地表沉降的监测,分析盾构在砂砾石层中施工的地表横向沉降规律、地表历时沉降规律、测点与刀盘距离与测点沉降规律及沉降范围等。从量测结果可以看出土压平衡盾构穿越砂砾层导致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盾构的掘进直接影响到了地表,使得地表有纵向和横向的位移,在不同地质条件中影响范围不同;在相同工况下,在粗砂、砾砂和砾石中地表沉降较黏土层中大,其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更难控制;地层损失引起的沉降,大部分在施工期间呈现出来,再固结引起的沉降在砂性土中呈现较快。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优化能力及连接式结构和模糊逻辑类似于人思维方式并易于嵌入专家知识的特点,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算法共同应用于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系统中. 通过优化选择输入输出变量并对其进行模糊化和反模糊化处理,建立相应的模糊推理规则、关系生成方法及推理合成算法,并利用神经自适应训练方法确定隶属函数的形式和参数,最后给出应用示例.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模糊原理进行快速路入口匝道驶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匝道连接段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论述地铁车站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会不断发生变化,结构受力分析需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指出施工过程分析方法有总量法和增量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增量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计算比较,得出结论:对于线性问题,两种方法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而对于非线性问题,增量法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总量法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