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基于保守型、稳健型及冒险型3种驾驶行为模式,建立了道路通行能力数学模型;以所得数学模型为依据,分析了汽车动力学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靠的机构设计、ABS、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有利于减小行车间隙,提高通行能力;交叉口的驶离流率也会随着汽车加速性能提高而有所增加;未来自动驾驶及编队行驶技术的实现更可能引起通行能力本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虚拟样机的发展,各类仿真分析软件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然而,用户需花大量时间了解和熟悉各类软件的繁琐命令和功能,影响了使用效率。基于以上问题,开发了基于ADAMS/View的汽车制动分析模块,并通过该模块的开发快速实现用户特定的汽车制动仿真分析,降低使用标准,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同时可考虑开发实现自动建模及整车性能分析等功能的相关模块并系统化,这种对现有软件的二次开发思想,有利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同时可推广到其他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4.
车辆荷载效应是桥梁设计中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是对拟建桥梁荷载取值和现有桥梁安全性评估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地区的车辆荷载数据,提出了相应的车辆荷载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密集和拥堵运行状态下荷载流,以各跨径简支梁桥(10~60m)跨中弯矩值为研究对象,进行影响线加载计算;运用Peak Over Threshold(POT)理论对效应尾部数据进行分析,由极值理论外推得不同设计基准期内车辆荷载效应值,并与《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规范值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集运行状态下不同设计基准期内外推值是规范值的1.13~1.38倍,拥堵运行状态下是规范值的1.18~1.46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72省道沛县段的工程概况以及总体设计内容。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该项目在总体布置中的关键节点及重点考虑的设计因素,在路线线位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考虑相关路网规划及沿线控制因素,合理布置沿线构造物,选择合适的交叉形式,协调考虑道路平面、纵面、横断面的布设,同时考虑景观设计,最终确定合理的、优化的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