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党军鹏  孙小潍 《船舶工程》2020,42(S1):402-404
船舶舱室透气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尤其在特种运输船舶的设计中,通过对几种通常采用的透气方式进行走向,布局分析,结合在实际应用和透气系统本身的工作原理及规范要求研究,总结出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为后来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使设计优化,系统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获取土体压缩模量和先期固结压力的土工试验测试效率,在采用Harris函数描述土体e-lgp曲线的基础上,提出2级加载确定土体压缩特性的固结试验方法,其在确定压缩模量Es和先期固结压力pc时的适用性得到了京沪高铁和京津城际铁路地基土样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土体初始孔隙比e_0和2级加载稳定变形值可以准确计算压缩曲线的Harris函数表达式,除小于100 kPa时外,其余压力段压缩模量Es误差基本小于10%,平均误差仅为5.59%;利用Harris函数可得到压缩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点坐标和直线段斜率解析值,所得先期固结压力的Casagrande法计算值与土体埋深呈明显正相关,且与上覆压力的比较结果和试验段实测分层沉降发展规律吻合;以压缩指数Cc为评价指标,通过概率模型建立固结试验可靠性判别准则,研究成果为简化固结试验方法,快速确定土体压缩参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雨季土体增重、强度降低及膨胀作用这三项影响膨胀土边坡稳定性作用因素的主次关系,基于热膨胀比拟增湿膨胀原理,考虑水平、竖向间的差异膨胀性,推导土体增湿膨胀的应力-应变方程,利用无荷膨胀率试验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验证;针对某铁路膨胀土边坡,建立ABAQUS有限元强度折减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研究含水率变化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及敏感性。研究表明: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土体强度降低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膨胀作用次之,土体增重影响相对较小,随土体初始含水率增大,膨胀作用、土体增重的影响减弱;土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考虑土体水平、竖向间差异膨胀性计算得到的稳定安全系数较传统的各向同性膨胀假设结果低0.11~0.13,随含水率的升高,差异膨胀性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高地应力区域由河流深切引起的河谷谷坡岩石卸荷破坏,考虑在水平方向的构造应力,建立高地应力深切河谷计算模型,应用自上而下、逐步卸荷的方法对V形深切河谷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谷坡在卸荷效应下的受剪破坏深度。基于Mohr-Coulomb原理提出剪应力发挥系数f概念,通过绘制f曲线来描述坡体内部剪力状态水平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较之自重-卸荷模型,高地应力区的谷坡岩石卸荷效应更显著,即破坏深度更大;随着先期地应力量值增高,同一高程处的岩石卸荷破坏深度增大;同一量值高地应力作用下卸荷后,随高程降低岩石破坏深度增大,因此,在低高程区域的线路工程地质环境趋于恶劣。据此提出灾害预防措施与线路布置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拟动力法推导出基岩至地表之间不同深度土层地震加速度时程,在此基础上针对砂性土地基,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了地震作用下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NγE的求解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向地表传播过程中,不同深度土层振动相位差与地震加速度幅值放大效应对Nγ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拟动力法计算出的NγE随地震加速度和地基土内摩擦角的变化关系呈现出与拟静力计算结果相同的趋势,但振动相位差的影响导致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地震波长越短,二者差异越明显;地表地震加速度是NγE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在地基发生极限破坏时总是达到幅值;幅值放大效应由于放大了地表地震加速度幅值而导致NγE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深厚软土地层的软土层厚度和刚度对地表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高速公路工程勘察钻孔为基础,考虑了软土层的厚度和刚度变化,研究了14个计算剖面。计算剖面分为两组,一组的软土层厚度由18.8 m逐渐变化至2.8 m,另一组的软土层剪切波速由105 m/s变化至185 m/s。将集集、El Centro和汶川地震记录调幅至0.05 g,0.10 g和0.20 g,形成9组输入。利用一维场地动力分析程序Deepsoil对计算剖面在输入下的动力反应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剖面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结果表明:在各计算剖面下,随着软土层的厚度增大,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变小;随着软土层刚度提高,地表峰值加速度和放大系数变大。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原铁路高烈度地震区路堑段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锚头设置弹簧组件的减震锚拉桩板墙分析模型,研究锚索体系刚度对桩板墙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探讨锚头弹簧刚度的优化参数范围。结果表明:设置减震锚头的桩板墙锚索受力较普通锚拉式桩板墙结构有明显改善,地震作用下锚索拉力峰值、震荡幅值及残余拉力随锚索体系刚度降低近似呈线性减小规律,但锚索对桩身的约束作用减弱,桩顶动位移峰值及残余位移呈反“S”形增大。为了协调和统一地震作用下降低锚索拉力和桩顶位移的抗震需求,应根据桩顶水平位移的极限对锚头的弹簧刚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肋板式挡墙是一种依靠肋板与肋板间土体的摩擦效应平衡墙背土压力的新(轻)型支挡结构,其稳定性受肋板形状的影响显著。开展由纸质肋板和有机玻璃面板构成的肋板式挡墙砂箱模型试验,研究3种典型肋板形状对肋板式挡墙稳定性影响规律,分析在极限稳定状态下肋板形状与肋板面积的内在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肋板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正立三角形肋板面积最小,其次为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肋板,而矩形时所需的肋板面积最大。相对于矩形肋板,正立三角形肋板的面积节约率均值约为25.5%,底部约束的倒三角形肋板约为12.7%,倒三角形肋板约为6.3%;矩形、正立三角形和底部约束的倒三角形肋板式挡墙均为绕墙趾转动的倾覆破坏模式,倒三角形肋板式挡墙则随肋板间距减小由沿墙底滑移破坏模式转变为倾覆破坏;墙体肋板布置间距由疏至密变化,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肋板式挡墙所需肋板长度呈非线性减小趋势,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超重货物作用下轨道路基动态响应规律,通过现场试验和ANSYS数值模拟进行研究。现场试验采用加速度计、位移计和土压力盒等元器件,测试轨道路基结构动态响应参数,并将测试结果与现有规范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在该试验线路上开展超重货物运输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重货物作用下,该试验线钢轨强度和变形均满足试验标准;道床与基床动应力模拟值略大于实测值,但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实测值均未超出材料的容许值;基床顶面竖向变形为1.93 mm,残余变形为1.39 mm,基床较大残余变形会引起钢轨的不平顺,进而会加剧基床的破坏。建议在超重货物运输过后,要及时对线路进行养护维修,确保其他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