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洞室掘进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未到位,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较差,施工的其中一条洞室掘进控制导线与设计方位线偏差很大,导致药室的最小抵抗线由原设计的40m增大到实测的57m,而所检索、查阅的资料中.抵抗线超过45m的洞室大爆破资料极少.抵抗线超过50m的洞室大爆破的资料更是难以找到.合理调整装药结构、装药位置及条形药包的装药量,做好了药室设计与定测工作,确保洞室大爆破成功。  相似文献   
2.
基于弹性薄板理论,利用能量方法对巷道层状顶板的破坏进行分析,阐述了层状顶板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得出顶板下沉的位移解析解,并进而确定了顶板岩层破坏的临界荷载.结果表明,用薄板理论研究层状顶板的下沉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使地表工程产生变形和破坏,为估计开采对地表工程造成的影响程度,需要对开采形成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进行预计.应用MATLAB软件对开采沉陷区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从预测模型生成的二维、三维图形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两者之间差值不大,说明模拟预测结果可以用于开采沉陷预测.  相似文献   
4.
城市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二维数值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使用的力学分析法,如土体本构关系和计算参数难以准确确定变形情况,所以发展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十分必要.本计算程序就是一种新的探索.本程序主要使用于地层和施工条件较好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最终沉降时的效果较好.再对结果处理方面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也可以对结果做出评价.对于在计算中用到的tanβ和ΔA的计算也采用了合理的算法,特别是ΔA的计算采用地层损失理论结合自己的方法可算出更直接的结果,已在一些工程计算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爆破卸压法改进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井巷、隧道硐室或导硐工程的施工,若开挖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遇到软弱岩石夹层,对井、洞壁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像页岩、泥岩极易吸湿或遇水膨胀的岩石,围岩应力分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变化剧烈时,井巷、隧道将产生变形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甚至报废.本文以甘肃华亭矿务局杨家沟煤矿24215溜子道治理为例,分析了引起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各种改进支护条件的办法及效果,介绍了爆破卸压法改进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开采沉陷山区地表变形可视化分析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部分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所采用的公式,以及开发的可视化计算分析软件和实现的功能.指出了所采用规程中部分公式的错误,为从事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研究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层状复合顶板巷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层状结构岩层巷道开挖施工进行了弹塑性二维分析,发现巷道底板和煤帮中点位移随着巷道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基本按照线性规律,增加幅度比较平缓,即底板和煤帮中点的位移对巷道宽度的变化不敏感.同时对巷道上部层状项板建立两端固支的力学模型,得到巷道顶板下沉的解析解,由此研究不同高跨比的围岩变形、应力变化模式和破坏特征,对层状岩层巷道的安全评价和支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断裂爆破技术在洞室开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岩石室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原理,分析洞室边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的裂缝贯穿形成过程,以及ABS塑料管聚能药包爆炸成缝机理,并以洞室爆破掘进开挖工程为例,介绍新型的洞室周边爆破开挖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定抽断裂控制爆破技术在岩体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减少洞室周边炮眼数量、提高炮眼利用率、而且能够提高洞室周边成形的平整度,增强围岩的稳定性,为衬砌支护及后续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该施工技术,可以对同类型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粘滞性是影响流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水的粘滞性问题直接影响了渗水工程的效果.根据地下水渗流和流体粘滞性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了水的粘滞性问题对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渗水工程效果的主要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