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17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城市比较突出的潮汐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对可变车道控制技术的详细概述,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具体研究区域,重点利用vissim仿真软件研究可变车道的设置条件和相关建设标准,结合《浦东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按照7类需求提出可变车道分级规划项目库,包含7个一级优先、7个二级优先及14个一般分级的潮汐式可变车道和12个交叉口导向可变车道,为浦东可变车道的实施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分布式驱动无人车能通过差动转向和原有自主转向的共同作用保证车辆的轨迹跟踪。在2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提出预瞄时间自适应的轨迹跟踪方法,以满足转弯和直行工况的预测要求;考虑分布式驱动无人车构型特点,基于参考横摆角,采用左右两侧驱动轮转矩差动控制,能在保证无人车总体转矩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轨迹跟踪。为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利用设置权重的方法对自主转向和差动转向轨迹跟踪进行协调控制,并进行了Matlab与Car Sim的联合仿真和实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协调控制有效改善了转向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同时提高了无人车轨迹跟踪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液压互联悬架为研究对象,从能耗的角度出发,建立液压系统中各元件的能耗模型,并在3种常见的城市道路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能耗占比较大的阻尼阀,研究了其孔径对于能耗及互联悬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液压互联悬架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架在保证其动力学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阻尼阀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方法分别对半主动悬架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同时建立协调控制器对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性能参数得到了有效改善。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制动减速度增加15%,距离和制动时间分别得到13.86%和11.38%的减小,车身俯仰角和质心垂直振动加速度分别有18.1%和16.2%的减小,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干部带车作为落实安全管理规定的具体措施,已成为部队车辆管理工作的一种制度。实践证明,干部带车是加强军车运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是预防车辆事故、促进行车安全的重要举措。带车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是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喷汽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部分,通过分析发动机电子控制的配气相位原理,结合实际售后市场上发生的发动机熄火故障案例,阐述了配气相位控制对于直喷汽油发动机的有利方面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挑战,得出了适用于直喷汽油发动机开发设计、应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指导新型内燃机的研发和售后问题调查。  相似文献   
8.
陈龙  李海洪  潘峻 《水运工程》2015,(3):128-131
依托安哥拉LNG码头钢管桩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工程,重点介绍在咸淡水环境下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设计、施工与验收,并介绍该工程浅水区引桥钢管桩牺牲阳极的实施。为咸淡水和浅水区的特殊环境下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实施与验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格栅混凝土电热路面的化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路面化冰的电功率要求,将一定长度的、表面涂有环氧树脂的连续碳纤维编织在玄武岩土工格栅上,形成具有电热功能的碳纤维格栅。将其埋入距离路表面5cm的混凝土路面中,并在碳纤维格栅下埋置玻璃纤维布作为隔热层,形成的功能路面能实现化冰的功能。结果表明,在下雪前路面预热时,电功率需在400 W/m2以上(环境温度在-16℃左右时)能满足升温和节约电能的要求。在静态化冰时,环境温度在-11~-15℃时,在500 W/m2电功率下,通电480 min左右后,3 mm厚的冰层基本化完。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通电时间将增加。在电加热过程中,碳纤维格栅电阻和电功率稳定。这种复合结构构造简单,容易施工,安全可靠,制造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