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环氧沥青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质,而赋予沥青全新的优良物理力学性质.文章分析了热固性环氧沥青开发的技术要求,指出环氧沥青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针对钢桥面铺装特性,自主研发了环氧沥青结合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可满足各类铺面的基本要求,后续研究仍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以SMA-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冻稳定性和高温性能最好,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最好;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而动态蠕变试验得出的黏弹性常数可用来预估沥青面层的车辙。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混凝土温度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度收缩系数是反映材料热胀冷缩特性的参数.环氧树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性质及应用有待进行深层研究.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相同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环氧树脂混凝土,分析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温缩性能,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环氧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运用基于应变的疲劳分析法和能耗分析法对3种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方程。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环境变化对竹质复合防眩板温、湿应力的水平及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竹质复合防眩板因温、湿度变化所产生的温、湿度应力。结果表明:因温度梯度的存在,竹质复合防眩板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环境温度升高时,防眩板会产生膨胀变形;环境温度降低时,防眩板会发生收缩变形。外界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应力水平不明显,竹质复合防眩板的位移变化量非常小。在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竹质防眩板内含水率发生变化,板内湿度应力较大。湿度应力比温度应力更加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湿度膨胀系数要比温度膨胀系数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典型速生草纤维——竹纤维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常用的路用木质素纤维为对比参照物,分析了贯穿2种植物纤维原材料生长、纤维制备、沥青混合料拌制和沥青路面铺筑4个阶段的环境与经济成本。结果表明,竹材生长阶段具有比杉木更强的固碳能力,其环境效益明显;竹纤维沥青混合料制备阶段的气态排放量高于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从长期来看,毛竹林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前景优于杉木林;竹纤维的制备成本显著低于木质素纤维,2种纤维稳定沥青路面的建设期经济成本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路用竹纤维的原料生长、制备及路面建设过程的环境与经济成本可控,路用竹纤维的改性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印度对经常用作柔性路面底基层的材料--粉煤灰、粗砂、石屑和河床材料(RBM)进行了加州承载比(CBR)试验、静载试验和循环三轴试验.得出石屑的CBR值最大,但其在三轴试验的动载作用下性能要比其他材料差.粉煤灰的CBR值较低,但其应力-应变性能比石屑好.试验结果表明:对比本次研究的其他材料,RBM是一种较优良的底基层铺装材料,它有较大的CBR值、高E(模量)值和Mr(回弹模量)值,并且具有较低的永久变形值.  相似文献   
9.
以SMA - 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在舰船螺旋桨“补焊禁区”内进行了实桨补焊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补焊接头的残余应力、金相组织、力学性能、腐蚀疲劳性能、空泡腐蚀性能等,据此提出了“补焊禁区”的开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