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D3舵三分力仪是为测定船模舵力的三个分量(法向力、切向力和舵杆力矩)而设计的,它主要用于无线电遥控自航模型试验,但同样适用于单独舵和拘束模型船后舵情况。 对NACA0018舵拖曳水池敞水试验和一艘货船模型操纵试验结果表明,仪器的性能是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多用途货船的操纵性预报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用途货船是目前海上航运交通中数量较多的船舶,这些船舶的安全航运对海运安全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这类船舶的操纵性预报对于将自由自航模操纵性试验结果换算到实船、将实船压载状态下海上操纵性试验的结果换算到满载状态、以及在初步设计阶段了解和掌握所设计船舶的操纵特性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为此,我们以一艘载重二万七千吨的多用途货船为例就这类船舶的操纵性预报进行了数学模型整理和计算。由分析比较可知,预报值和试验值间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50年前,正当全国人民着手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艰难地重建生活时,以杨俊生、辛一心等为首的我国造船界先驱勇敢地、极有远见地创立了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分会。分会成立大会会场异常简陋,出席人数不过百余,但前辈们高瞻远瞩毅然播下一粒种子,以后又经历届理事会辛勤耕耘,在50年后的今天,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已茁壮地长成为一棵根深枝壮、绿叶成荫的巍巍大树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理论一试验方法定性地讨论了双体船的操纵性。对二元双板用水电比拟方法断了附连质量的测定和在风洞中进行了阻力试验。应用了这些试验结果以及环流—分离短翼理论导出了双体船水动力特性的表示式。通过实例计算后作出如下经论:1.双体船片体间距愈小,航向稳定性愈差,进距愈小。这个结论的适用范围包括了宽度为双体船片体两倍的单体船情况,此时单体船看作是片体间距为零的双体船。2.片体间距对双体船回转性的影响极不显著,但宽度为片体两倍的单体船之回转性远比相应的双体船好。  相似文献   
5.
一、“钱测一号”存在的问题“钱测一号”为一双桨单舵船。其船体、舵和螺旋桨要素见表1、表2和表3,型线及船尾部侧视图见图1和图2,单舵舵型见图3。该船在使用中被发现操纵性能有严重的问题。此船即使在江水水流平稳时也难以稳住航向,直航极为困难,舵角小了不起作用,只有大舵角才能使船头转向,但船头一经转向,要制止或纠正它又很困难,只能再用大舵角。因此,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船舶倒航时操纵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用短翼理论得到了r’O和δ_K的近似解析式后指出,航向稳定性和操纵力是倒航操纵性的两个构成要素。详细讨论了船体参数对倒航操纵性的影响。并推荐r'O作为倒航操纵性指数、自动回转试验作为标准试验。  相似文献   
7.
船舶在波浪中操纵运动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船舶在波浪中的操纵运动船模试验的模型、方法、内容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据此初步分析了波浪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水中船体操纵水动力导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二维船体横截面横向附加质量的浅底效应后,把极短翼理论发展到浅水情况以计算船体的操纵水动力导数。每个船体横截面都近似视为相应宽度和吃水的椭圆。得到如下形式的操纵水动力导数的浅水效应表达式: f_i=k_o a_ik_1B/T b_ik_2(B/T)~2(i=1,2,3,4,5,6) 把计算结果与藤野正隆的Mariner级船和东京丸模型强迫振荡试验结果作了比较。比较表明,上述六个操纵水动力导数,计算与试验结果都比较接近。计算预报的位置力臂l'_β和回转阻尼力臂l'r随水深变化的趋势与试验结果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船舶在波浪中的操纵运动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水平的随船坐标系,建立了船舶在波浪中的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方程。为了检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船舶在波浪中的操纵运动模型试验。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初步分析了波浪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以及船舶操纵对波浪中船舶运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会议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历时二十载。她已成为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际海事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回顾了国际海事会议2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国际海事会议将随着中国造船、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兴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