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65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8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当前,在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出了高等教育立法的要求,要求依靠教育法制的力量推动高教改革,以巩固高教改革的成果。因此,探讨改革时期的高等教育立法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施工时常见张拉钢绞线过程中断丝、滑丝现象,在此做一下简要的理论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2日,柳州铁路局金城江站发生一起36/16 t门式起重机(以下称门吊)脱轨掉道事故.铁路局装卸管理中心接事故通报后,立即组织救援起复人员进行事故处理.经过4天的努力与奋斗,顺利完成了这起柳州铁路局及其周边地区(广东、广西)近10年第一次遇到的36/16 t门吊脱轨掉道起复任务.  相似文献   
5.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6.
黏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屈服时和屈服后拉断时2种状态下正截面受压混凝土尚未压坏,作者对其合力大小及位置进行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弯矩特征值近似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提出了以抵抗FRP拉断为目标的抗弯加固设计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互通立交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大量的设计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互通立交设计工作量极大。通过介绍一种基于匝道平面图形模板的立交孪生自动化设计方法,快速完成两条主路交叉下的立交布线工作。结合基于此方法开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实现立交平面自动定线功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朱红  胡方 《中国水运》2016,(4):17-19
长江航运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为了提升航运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使其提供的运输服务能够获得较高的附加值,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长江航运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探讨的是行业管理部门如何助推航运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提出基于劣化度计算的方法定量描述军用电站技术状态,并制定电站部件、子系统和整机劣化度评价模型,定量的分析了技术参数权重指标,依据劣化度计算结果制订了针对劣化度的维修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铁道客车乘客乘坐舒适度进行评价,将四自由度和六自由度人体等效模型分别引入到悬挂有车下设备的弹性车体中,建立了一个乘客与车体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模型,根据ISO2631-1:1997标准以乘客加权加速度值来评价车辆乘坐舒适度,结果显示加人后得到的舒适度指标值低于未加人的舒适度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