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CO和CO2、恶性发动机热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在背压和喷射压力变化的情况下,共轨系统中喷油器喷孔直径不同时二甲醚的喷雾特性。试验采用喷油器喷孔直径分别为0.170 mm和0.250 mm,背压分别为2.5 MPa和5.0 MPa,喷射压力变化范围为35~70 MPa,变化幅度为5 MPa,测试喷油量和喷雾特性,分析6孔喷油器的喷雾形状、贯穿长度和喷雾锥角。研究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后的喷油器与原喷油器相比,二甲醚喷射量约增加10%~20%,且增加量随喷射压力增大而增大。2种喷油器喷雾形状均对称,增大喷孔直径后的喷油器喷雾贯穿长度变短、喷雾锥角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集装箱拖车(以下简称拖车)的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使用燃油添加剂和使用替代燃料两大类。选择拖车的替代燃料时,有几个重要因素必须考虑,如:动力性能、能源供给安全性、大气环境性能、综合效率与CO2排放量、经济性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二甲醚的热物理性质对二甲醚的制冷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在R134 a汽车空调系统上对二甲醚的制冷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由于二甲醚的气相和液相黏度都比较小,使用二甲醚作为制冷剂可以减小系统的阻力,有利于系统制冷性能的提高。二甲醚可以直接灌注式替代R134 a,但会造成蒸发器出口过热度降低,需对膨胀阀弹簧预紧力进行调整,才能充分发挥二甲醚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5.
二甲醚     
《经济导报》2006,(4):18-18
二甲醚(DME)燃料开始引起卡车制造企业的重视。沃尔沃卡车公司和日产公司都在开发使用柴油代用燃料的重型卡车发动机。 采用DME做代用燃料的最大的理由是它具有最高的能量效率,并且二氧化碳和微粒的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  相似文献   
7.
何蔼 《城市车辆》2008,(7):30-33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的要求,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新能源技术在城市公交方面的应用逐步开展起来,为解决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介绍和比较了几种适用于公交客运的新能源技术,包括天然气、二甲醚、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在上海城市客车方面的应用前景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推动绿色环保公交车方面,上海目前已经有混合动力、二甲醚、超级电容器电车三种替代解决方案正在加紧研制和少量试运行中。  相似文献   
9.
产业脉动     
《驾驶园》2008,(2)
月度事件上汽、一汽和东风销量超百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2007年汽车产销均超过  相似文献   
10.
柴油-二甲醚双燃料发动机供油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应用在柴油机上的新型双燃料供给系统,重点介绍燃料混合器的结构原理,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组成以及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在柴油机上应用新型双燃料供给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