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何璐  卢晨  葛俊良  李彬  邵杰 《时代汽车》2021,(8):115-116
为了解车辆零部件运行状态,分析整车故障原因,技术人员通过车载终端把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各节点发送至大数据平台进行查阅、分析和下载使用。大数据的使用引发了信息工程领域的伦理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电动汽车产业运用大数据时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探索强化责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解决办法,并结合伦理学理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余霄 《中国电动车》2007,25(7):171-172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它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根据生态伦理的要求,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生态伦理学对伦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打破了仅仅关注如何协调人际利益关系的人类道德文化传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了真正的道德意义和道德价值。其实,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与伦理经历了由合到分的过程,二者的分离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和教育后果,政治不断暴露出伦理缺陷,公民走向政治冷漠。以课程和非课程形式存在的专门的政治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并成为政治的重要设置,保持适度政治热情成为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政治教育无法挽救西方的政治困境和社会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西方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转向在根本上是其教育救国论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中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越来越阻碍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营销经营者必须认识到不道德的营销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短暂的,要想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必须要加强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当前航运企业船员劳务输出的有关伦理问题,针对理论与现实的分析,提出航运企业重视伦理问题的意义,并阐明外派船员所应具有的伦理观从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八荣八耻”所涵摄的内容其实是为人做事的基本操守,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它为人们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社会正气与正义。显然,社会主义荣辱观至少在涉及祖国、劳动两个方面与共产主义境界还存在一定距离。先秦诸子对“耻”及耻之于人之为人重要意义早有论述。孟子主张,羞耻是人类告别自身的动物性而与其他动物相区分的第一标准。荀子强调,道德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荣辱便随之而来。各种耻感中,性耻意识埋藏得最深,与道德、伦理法则的连动性也最强。但在现代性浓烈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性耻意识却遭受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解构。最伟大的教育总开始于最微小的细节。在汲取过去思想政治工作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儒家做法,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努力把共产主义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要求溶化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规范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负载价值,实施“以德治国”,就是要对科学技术行为的适当与不适当做出合乎人类的价值判断,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和道德考量,“以德治国”是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要从强调个体的道德自觉向注重公共制度理性的约束转变,科技共同体,政府和企业是科技领域实施“以德治国”的共同主体。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并不密切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疏远而淡漠的客观表现,探究了造成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如此现状的原因,指出高校师生关系内容的实质在于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和高校师生间的教育伦理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清及行为错位,是造成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就如何把握高校师生关系的实质,重构新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消极影响。其中,环境问题就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文章认为,坚持环境道德中的人类中心原则,才能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