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605篇
综合类   360篇
水路运输   453篇
铁路运输   51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降雨入渗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 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深部柔性位移系统, 对边坡渐进破坏进行了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 揭示了降雨入渗作用下裂土边坡的渐进变形和破坏演化模式; 基于裂土边坡的渐进破坏模式, 提出了土体饱和比概念, 将裂隙深度范围滑体分为饱和层和非饱和层; 以土体饱和度变化描述了含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 并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探讨了由裂隙控制的边坡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未形成裂隙的边坡, 连续降小雨时浅层变形受表层基质吸力控制; 裂隙形成后, 雨水沿裂隙快速入渗形成暂态饱和区, 导致基质吸力降幅达82.50%~87.14%, 而由其贡献的抗剪强度迅速损失, 从而形成初期溜滑、片蚀等浅层变形, 降雨停止后坡体仍处于蠕变过程, 坡脚与坡顶位移增幅分别为23.40%和19.39%;蒸发后裂隙规模发展增大了雨水对渗流场的影响范围和边坡破坏规模; 土体经历胀缩、蠕变而变得松散, 裂缝区深部土体体积含水率较初始状态的增幅为205.7%;同一降雨条件下, 初始裂隙深度愈深, 稳定系数愈低, 破坏愈快; 对具有同一裂隙深度的边坡, 其稳定系数随土体饱和比的增加逐渐降低, 土体饱和比增长愈快, 表征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 这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Prometheus 《汽车杂志》2006,(2):262-263
有了钱能干什么?干什么也没有开着一辆520匹马力的公路怪兽在高速上咆哮来得Cool!更Cool一点的目标——打开顶篷.在时速300中嘶喊一声:让风来得更猛烈点吧!在夕阳的金光闪烁中,它就在那兰博基尼Galardo Spyder.一头浑身散发慑人光芒的彪悍蛮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介绍了一种新型光纤油水界面测控装置的的理,结构特点及其在遇脱水器中的运行结果,对设计和实际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也作了具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岩顶隧道出口段为1类围岩,软弱且富水。采用短管栅、桩板墙、护壁、普通药包锚杆等办法较为顺得地通过了软弱地层。其排水和加固地层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