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1·1改性沥青的制作基质沥青在加热到170℃左右后通过沥青泵、定值流量计、电磁阀进入1、2、3号搅拌罐,改性剂SBS通过破碎机,电子秤称称量后,由双路阀控制进入1号2、号、3号搅拌罐搅拌,融胀半小时后,经过1号磨机磨制后,磨入4号、5号搅拌罐搅拌,继续融胀  相似文献   
2.
浅议轻型屋顶绿化无土栽培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屋面绿化应采用轻质营养栽培质,满足植物的营养性及及时排水的要求。介绍了无土栽培基质的基本组成、种类、特点以及目前无土栽培基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屋面绿化的推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6):37-42
公路边坡中夹层渗透性相对强弱对其渗流场的影响极大。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理论,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了不同雨型降雨入渗下夹层渗透性相对强弱不同的公路边坡的基质吸力分布,揭示了其渗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降雨初期基质吸力随时间逐渐减小,降雨后期,前峰型和中峰型降雨下基质吸力出现增加,降雨停止后各雨型下基质吸力均逐渐回升。(2)夹层渗透性相对强弱不同,各雨型降雨入渗下基质吸力演化规律也存在差异:基质吸力在夹层与覆盖层的界面处均呈现突变,在后峰型降雨下会出现局部饱和区域,但位置不同;夹层渗透性相对较弱时,覆盖层内的基质吸力在中峰、后峰和均匀型降雨的初期减小速度更快;基质吸力减小阶段前峰型和后峰型之间的基质吸力差异更小,但基质吸力回升阶段差异更大;夹层内基质吸力仅在前峰型和后峰型降雨下回升时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8):333-337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绿色公路"修建及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而绿化基质土是公路边坡生态修复和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依托云南华坪~丽江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工程,针对试验段生态边坡防护整体草、灌生长覆盖率偏低的实际问题,以泥炭、水泥、土壤改良剂(PAM)、保水剂、纤维等原材料为基质土,以狗牙根为试种植物设计正交试验,并观测不同基材配比试验的植物生长高度、发芽率及植物覆盖率等。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土最优配合比为泥炭∶水泥∶土壤改良剂∶pH值调节剂∶保水剂∶纤维∶土壤=225∶225∶0.75∶37.5∶2.25∶81.9∶991.51;相比原配合比基材,覆盖率可提高22%,现场实际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复拌型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并检验了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小鼠主动脉和血清中miR-26a/b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iR-26a/b在高血压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将C576L/B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ngⅡ组和对照组。在小鼠背部皮下植入微渗透泵,持续泵入AngⅡ[2.0mg/(kg·d)]建立小鼠高血压血管重塑模型。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3、5、7、10、14天进行血压测定。2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及主动脉组织,用RT-PCR测定miR-26a/b的表达水平。HE、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形态学的变化、纤维化程度以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后,AngⅡ组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组的舒张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HE染色显示AngⅡ组血管管壁较对照组明显增厚;Masson三色染色显示AngⅡ组主动脉中层有较多蓝色的胶原纤维沉积,对照组主动脉中层未见明显的胶原纤维沉积;RT-PCR显示AngⅡ组小鼠外周血血清和主动脉中miRNA-26a/b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泵入AngⅡ后,CTGF、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miR-26a/b、CTGF、collagenⅠ、collagenⅢ都可能参与AngⅡ引起的高血压血管重塑,miR-26a/b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20mL的培养液(对照组)或20mL(50、100、150mol/L)黄芩素溶液处理细胞48h,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黄芩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黄芩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胰蛋白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化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人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胰蛋白酶活性、活化的PAR-2、MMP-2 mRNA及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性。活化的PAR-2与MMP-2mRNA及MMP-9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64,P<0.05;r=0.581,P<0.05)。结论 PAR-2活性、MMP-2及MMP-9mRNA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活化的PAR-2可通过上调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而参与癌细胞迁移及侵袭,黄芩素能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PAR-2活性和MMP-2及MMP-9mRNA表达,从而降低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这与其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Metrigel-VEGF-SW982细胞支架复合物并利用复合物制作移植瘤动物模型,为其他软组织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方法培养扩增SW982细胞,消化收集细胞,用Metrigel对SW982细胞进行重悬,同时加入VEGF,应用Transwell制作Metrigel-VEGF-SW982细胞支架复合物,并进行培养,HE染色观察细胞支架复合物形态结构。选取10只4周龄雌性SCID小鼠,随机分成支架组和对照组。支架组小鼠腋下移植细胞支架复合物,对照组注射移植细胞培养基悬液。8周后,比较两组造模成功率,取材HE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形态特点。结果利用Metrigel对SW982细胞进行立体式培养,能够很好的模拟细胞在体的生长状态。采用细胞支架复合物构建滑膜肉瘤动物模型,成瘤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肿瘤体积更大,细胞密度更高,肿瘤内部有新生血管。结论利用MetrigelVEGF-SW982细胞支架复合物构建滑膜肉瘤动物模型,能够极大地提高模型成瘤率,为滑膜肉瘤的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sodium β-aescin)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表达影响,为深入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脑的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缺血2h后再灌注3、6、12、24、72h和7d,共6个时间点,每时间点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观察其缺血区LN和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再灌组MMP-9在神经元的表达于再灌注6h开始增加,12h达高峰,24h又降低,7d最低,治疗组MMP-9于再灌注同一时相有显著减少;LN在微血管的表达于再灌注12h明显减少,24h时达低峰,72h开始回升,治疗组在同一时相LN表达显著增多。结论MMP-9与LN可能参与脑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发展,缺血再灌注早期七叶皂苷钠治疗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增加LN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情迁延,是造成我国人群劳动力丧失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阐明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RA和实验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已经发现RA患者的滑膜组织(细胞)、免疫细胞等都存在某些TLR表达的改变。这些TLR可介导滑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的产生,同时参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也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软骨细胞的功能调节,促进血管生成和软骨破坏,从而参与RA及实验性关节炎的进展。总之,多种TLR在不同细胞中协同或拮抗发挥作用,共同参与并影响了关节炎的发病过程,相关的研究为RA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特异性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