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归纳南昆铁路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等工程建设特点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论述了铁路建设过程中存在和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对为克服地质上的一些主要难题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南昆铁路柏子村1#隧道滑坡成因分析与整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渊 《铁道勘察》2005,31(2):38-40
既有南昆铁路柏子村1#隧道在运营1年后发生滑坡病害,危及铁路运输安全。对该滑坡病害进行了成因分析和稳定性检算,提出了工程整治措施建议,推荐用抗滑桩锚固方案进行滑坡治理,抗滑桩桩长宜在滑坡以下15~20m。  相似文献   
3.
一座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平弯桥:南昆铁路板其二号大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真  曾昭强 《桥梁建设》1997,(3):34-37,40
提出了平弯梁桥的应用,对加大铁路选线自由度的重要性,对试点的板其2号大桥作了简单介绍,并讨论了平弯桥应考虑的一些问题,从而得出平弯桥有它广泛应用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陈胜 《广西铁道》2010,(1):8-10
针对南昆铁路电力贯通线分布环境不佳,传统的线路抢修方式难以做到迅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应用V—T分断装置存在故障隔离过程复杂、时间较长、不具远动和实时监控功能等问题,阐述了应用远动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远动技术智能型故障分断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通过远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贯通线抢修水平及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铁路运输生产用电需求。同时指出,远动装置虽然功能先进,但还存在依赖通信程度过高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用二灰土、水泥(加粉煤灰)、日本粉体材料改良南昆铁路的膨胀岩(土),并添加高分子材料以增强韧性。试验结果表明,前两种材料强度满足要求,但需增加韧性;日本SP5添加韧性剂改良效果较好;日本SP0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韧性剂的添加达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南宁铁路局将南昆线上行方向品甸至南宁南间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从4580t提升至6000t,标志着南宁局迈入开行重载列车铁路局行列,成为在非重载线路上及既有设备条件下完成重载牵引的铁路局之一。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南昆铁路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7.
898公里长的南昆铁路上建有447座桥梁,平均每2公里就有一座。这些桥梁千姿百态,如金色项链上的颗颗珠宝,熠熠生辉。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长530米,高105米,带有V型支撑的八渡南盘江大桥。 九十年代的设计水平 南昆铁路是铁道部“八五”期间技术进步“十二条龙”之一。要把南昆铁路建设成为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山区铁路运输大动脉,桥梁工程技术先进与否,是个关键。担负南盘江特大桥设计任务的铁道部第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南昆铁路工程较艰巨的贵州段(板其至兴义、红果至威舍),在隧道、桥梁、路基土石方工程中采用的诸多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以往铁路施工过程中暴露的地质问题,提出在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调查的必要性,认为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并以南昆铁路为实例,叙述了施工阶段应用遥感进行地质调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南昆铁路施工中共进行了15个工点(地段)的遥感工程地质判释,提供的成果经施工验证,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最后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遥感地质判释是可行的,并指出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一次突破性进展,它拓宽了遥感地质应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有些问题也仍待摸索和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