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凌勇坚 《船艇》2006,(11):12-13
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南太湖区域的地貌特征,再加上东临上海,南连杭州,北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确是一块发展水上旅游产业、吸引八方来客的好地方。那里的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亦已发生了变化,正在渐渐看好水上旅游,从而也推动了当地游艇制造业的发展。近期南太湖的一家企业结合太湖航区水位普遍较浅的实际,研制成功了一艘具有节能、环保和抗沉特性的小型铝合金游艇,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自然及人为卸荷特性,指出了地表侵河流下切及人为开挖船闸等自然及人为地貌过程诱发了岩体的基本卸荷过程,构筑了一个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卸荷特性的宏观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裴文斌  牛桂芝 《水道港口》2007,28(4):292-296
依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以及现实水运工程测量服务内容首次对水运工程测量进行了详细分类,该分类涵盖了水运工程测量所能提供服务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此分类对水运工程测量现阶段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手段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同其他领域中的测绘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了水运工程测量在现代测绘领域中发展的技术水平和地位。根据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实际服务能力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测绘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和今后水运工程发展的实际要求,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地处中原腹地,九省通衢,交通复杂,地貌特征为“七山两水一分平”,历来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高危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叶,湖北省恩施州318国道曾先后发生过一次死亡55人和32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让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刻骨难忘。近年来,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有了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减少,高发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也被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地貌表面常表现为发育的玄武岩,在其上修筑高速公路,需进行填筑碾压试验.文章分析了用于路基填筑的填料的级配分布、铺筑厚度、碾压遍数、碾压机具对填筑质量的影响,通过不均匀系数、孔隙率、沉降差指标对路基填筑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得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路基施工技术参数,该参数可用于施工中.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深处的锡崖沟,在我的记忆里并不陌生,她代表着偏远、贫穷、落后……但她有不甘屈服命运的精神,正是这种"不甘屈服命运"的锡崖沟精神,才使得今天的山里人结束了几百年来与世隔绝的日子,走上了小康之路.而由于这里地貌呈现出奇特峻峭的特征,也有人说,锡崖沟是一个深藏在大山之中的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7.
上海洋山港区的自然条件及泥沙来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在现场水文测验、泥沙分析等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对该区水沙特性、沉积物质组成及盐度变化对泥沙沉速的影响及泥沙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为判明胶州湾海床冲淤演变趋势 ,在地貌调查及有关资料整理的基础上 ,对胶州湾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分析 ,从沉积特征与泥沙来源上对海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认为海床处于稳定状态 ,并将延续这种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地貌形态对公路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岭地貌类别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结合调查实例,用建立力学模型比较,对山岭地貌形态的归类及利用应力等值线和岩体塑性区开展位置进行定性定量地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山岭地貌路堑边坡变形的破坏机理及采取相应保持边坡稳定的控制措施,为修建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消除公路堑坡的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