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曾有幸为国外和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做长时间的咨询,对这个市场较为熟悉.早在几年前我就认为:跨国公司短期不可怕,但中长期却会变成十分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跨国企业刚刚进入中国时,虽然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却不可能在太短的时间里适应中国的消费者、市场习惯、中国企业的非国际化的竞争方式.同时,适合其企业的本土人才的培养、品牌在中国的推广和知名度的提高、销售网络的建立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4,(8):164-164
继厦新,TCL,新科宣布进入汽车音响市场后,又一家电企业广东惠州德赛成为“淘金人”。北京车展上,德赛宣布进入汽车音响行业并迅速启动全国市场,开始了它的汽车电子领域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丹静 《时代汽车》2010,(2):126-128
市场的培育,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家电企业对汽车行业还缺乏成熟充分的认识,思考往往过于简单,专注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6,(11):234-235
其实家电企业想来汽车行业分杯羹的确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得到善终的很少。新科是个例外,历经了投石问路磕磕碰碰的曲折后,近两年新科在导航领域发展已渐入佳境。凭惜着多年在家电行业所累积的商业经验,在导航界俨然扛起了向大众普及导航使命的大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新形式的挑战 1996年,中国家电行业进入完全竞争阶段.而现在摩托车行业与当年家电行业所处的状态基本相同,进入了完全竞争阶段,并且有许多特征相似,如现在摩托车企业和1996年的家电企业一样,没有几家品牌受到消费者的特别尊重.可以预见的是,今后的摩托车行业像今天的家电行业一样,只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能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6.
20多年前的中国家电市场,放眼望去还尽是松下、东芝、西门子、飞利浦、索尼这些外资品牌的天下,而仅仅在20多年后,海尔、格力、小天鹅、海信、长虹……这些中国的家电企业迅速崛起,中国的家电业不仅成为国际产业,  相似文献   
7.
黄为民 《汽车情报》2006,(20):12-13
2006年似乎成了家电企业名副其实的“换标年”。6月19日,创维集团18年以来首次换标,以往红黄蓝色搭配、图加字母的标识走下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蓝色基调、纯文字标识,且改大写字母为小写,据称这样更显“国际化”。美的与创维不谋而合,其新标不仅同样采用蓝色基调,而且也以简单为原则。同样急于“改头换面”的还有长虹。在北京地铁,由博客名人徐静蕾为主角的“长虹快乐创造C生活”海报随处可见,新的品牌传播语“Clever(聪明)Comfort(舒适)Cool(酷)”紧贴年轻时尚的消费文化,一改长虹以往沉闷与呆板的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