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7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8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区的交通运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震后,各军区、各级驻铁路沿线军交部门、铁道兵各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对灾区交通设施特别是铁路设施的紧急抢修和救灾人员、物资及伤员的突击抢运,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14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地震造成玉树县等12个乡镇,近10万人口受灾.玉树灾区海拔高,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设施条件简陋,所以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来运输保障距离更远、社会依托条件更差、救援环境更恶劣的一次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社会各界积极支援,全力抢救生命,及时救治伤员,妥善安置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取得了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军、政、民、企多种运力统一组织,铁路、公路、航空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运、修、抢、建各个环节同步实施,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通信还是交通,科学、快速的应急响应,最终都是为了对受灾群众更高效的救援。从汶川到玉树,再到如今的芦山,救援的不断进步与其所带来的新问题,正在把抗震救灾的路线描绘得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4.
4月22日,山东一运送药品的救援车队在通过一收费处时,遭遇某高速管理收费站的阻拦,被告知不缴纳过路费不予放行。该省高速公路方面解释:救灾车辆可以免费通行河南高速,但需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雅安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我们都是雅安人"已成共赴国难的国人心声,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已成举国行动的背景下,该省高速对向灾区运送药品救援车队照收过路费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济南军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热爱祖国、服务奥运、促进和谐”为主题,认真贯彻军委、总部关于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纪念2008年全年开展“红旗车驾驶员”评比活动30周年、军车驾驶文化建设和“尽职责、讲文明、树形象”活动以及执行抗震救灾和清理浒苔任务,积极开展“文明行车迎奥运,遵章守纪做表率”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图解车市     
近期油价的持续飙升,使不少潜在消费者担心油价上涨而暂时取消了购车计划。更为重要的是,5月全国人民都燃烧着熊熊的爱国热情,车市关注的焦点,车商行动的焦点,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那就旱“抗震救灾”。在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前,车商以及消费者暂时放下敏感的销售数字指标,围绕“赈灾”,用特有的方式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受灾面积达10万平方千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了迅速而有效的反应,大批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投入抗震救灾,成为救灾队伍的主力和骨干。随着国家安全观概念的不断泛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如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行动)已成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责之一。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对军队战斗力的考验。本文将通过此次救灾行动,从若干方面探讨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的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小亮 《广东交通》2009,(3):26-26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过去一年来,广铁集团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向四川灾区运输救灾物资累计586批次5254节列车,有力支援了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9.
5月14日下午,全国海事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演讲比赛在杭州举行。来自广东、深圳、黑龙江、河北、上海、辽宁、长江等海事局的7名选手,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最终,深圳海事局选手获得一等奖,辽宁和黑龙江海事局选手获得二等奖,长江、上海、河北和广东海事局选手获得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正>一、建立健全应急物流系统的必要性1.应急平台系统的不完善影响救助效率应急平台系统的完善有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数天,因为缺乏统一完善的应急平台系统,救灾物资的分配出现了多种渠道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