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519篇
综合类   218篇
水路运输   95篇
铁路运输   335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桥梁时,常常遇到地基承载力不够,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经济、适用的水泥钢渣置换处治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石钧 《水运工程》2003,(12):31-32,35
简介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根据工程定额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总结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日、韩航线及海峡两岸的航运市场不断发展,为了船舶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到我国台湾地区的船舶缩短在石垣港的换单时间及操船,关系到船舶的安全营运,抓好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印度,有许多修建于80-120年以前的铁路钢桥,其中很多目前正在进行更换,而未能更多考虑技术需要和经济性。在过去15年,现场观察结果并未说明钢梁受到任何严重损伤。疲劳试验结果也说明,它们还有相当长的残余寿命。与其更换,倒不如继续使用为好。本文给出了一种是否需要换梁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海印大桥换索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海印斜拉桥1988年建成通车,1995年拉索即出现断索和松弛问题,广州市府立即作出全部换索的决定。详述了该桥换索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包括拉索制作质量的控制、换索张拉质量的控制、总调索的质量确保和换索工程质量的检测。介绍了该桥换索后的新貌,对今后的维修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详细阐述ZH5120-1立式钻削加工换刀装置的动作原理,故障分析及换刀参数的调整方法,供有此设备的厂家维修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充分有效地利用既有线路设备降低成本,并有效提升既有线路等级,是当前全国既有线提速改造施工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浙赣线既有线路提速改造施工中机械换碴及人工换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道岔是铁路线上最关键的设备,直接决定着列车行车速度和安全,18号、30号重型提速道岔的外型尺寸和重量非常庞大,换铺施工的难度相对12号道岔来说更大。为确保封锁时安全正点施工,配套应用自主研发的18号道岔换铺设备进行作业,可以有利地改善老的道岔换铺施工工艺,大大缩短封锁作业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提高工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广深铁路平湖站改工程换铺重型道岔为例,介绍18号道岔换铺设备在站改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新建地铁10号线车站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车站为北京市目前最大规模的密贴穿越工程,为保障既有线正常运行,要求下穿站施工引起的既有站满足沉降量小于3mm。结合平顶直墙CRD+多重预顶撑施工工艺,依据变位分配原理及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特点及沉降规律,并以此制定了既有车站结构的分步变位控制标准;采用自动化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将控制标准根据施工步序分解使用,分阶段控制工程自身及既有公主坟站的变形;对比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但两者的沉降分布曲线大体一致,且各测点最终累计沉降值均满足3mm沉降控制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变位分配控制原理在地铁密贴穿越工程,尤其是沉降控制标准严格的穿越工程中具有较高实用性,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提高人类驾驶人的接受度是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重要方向,而深度强化学习是其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解决人机混驾混合交通流下的换道决策问题,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换道行为。首先介绍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强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来自真实工况的NGSIM数据集中的驾驶数据,通过自动驾驶模拟器NGSIM-ENV搭建单向6车道、交通拥挤程度适中的仿真场景,非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数据集中驾驶人行车数据行驶。针对连续动作空间下的自动驾驶换道决策,采用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TD3构建换道模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换道驾驶行为。在所提出的TD3换道模型中,构建决策所需周围环境及自车信息的状态空间、包含受控汽车加速度和航向角的动作空间,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性、行车效率和舒适性等因素设计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最终在NGSIM-ENV仿真平台上,将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行为与人类驾驶人行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D3算法控制的车辆其平均行驶速度比人类驾驶人的平均行车速度高4.8%,在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上也有一定的提升;试验结果验证了训练完成后TD3换道模型的有效性,其能够在复杂交通环境下自主实现安全、舒适、流畅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