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查井水位在线监测进行雨水系统管道运行状态诊断研究的方法。通过在一定距离管道上下游检查井安装在线液位设备,监测上下游检查井液位,并推算相应管道的充满度,进而通过管道水力学分析推算上下游管道流量。根据上下游管道流量差和所掌握的管道现状拓扑关系,可以判断该段管道上是否存在未知的流量接入或渗漏情况,为进一步通过CCTV等设备检查管道健康状况提供决策支持,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并提供异常状况预警的及时性。通过设计流量监测和现场设备安装,经对研究实例所采集数据的初步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采用雨水暗井代替普通雨水检查井的建议,可减少工程投资,减少井盖对城市道路及交通安全的负面影响,对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济南长清大学城1#路改造工程,对比选择了较为合理的管线施工工艺,详细阐述了沟槽开挖、管道铺设安装、砖砌检查井、雨水口砌筑、沟槽回填等施工内容,探讨管线施工技术措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市政公用管道越来越多,在路面上所设的各类管网的检查井也随之增多。检查井引起路面破损的问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景观、行车安全和市民生活的情况。该文通过调查研究检查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开展市政道路检查井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福州实际基础上,将检查井病害分为多年来常见问题和近年来新生问题,其中,多年来常见问题又分为井盖问题、井体问题与安全防护设施问题,近年来新生问题即地铁施工便道上的检查井及井盖损坏问题。从井盖、井体和基础进行整体、系统地剖析检查井病害成因:在对各种病害问题进行逐一表层成因分析后,从材质、施工、交通、环境与维护5方面进行深层成因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理念与技术,从管理、施工、检查井选型、井盖选型等方面对道路检查井病害整治工作提出建议,对于提高道路检查井的适用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的车辆荷载动态特性,采用井周路面病害调查的方法确定了井周路面病害类型及范围;考虑井盖的变形和振动,建立了车-井盖耦合多自由度振动模型;分析了车辆荷载冲击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查井及井周路面平整度激励作用下,车辆由井周路面驶入正常路面时车辆荷载冲击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车辆荷载为静载的1.35倍;各因素对车辆荷载动态特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坡度变化率>行车速度>井盖刚度系数。由此可见,车辆经过检查井及井周路面时路面的平整度大小是(井周路面病害导致的高差、检查井沉陷量和坡度变化率)导致车辆荷载冲击效应是否显著的原因,也是井周路面频频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检查井井周沉陷问题一直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文章从检查井井周设计、施工、井盖设施的角度出发,提出沥青路面采用自调式检查井联合圆形卸荷板的新思路,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交通荷载作用下卸荷板的力学响应规律进行分析,以期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化工污水管道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比较砖砌检查井与预制检查井的特点,探讨预制检查井的设计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市政道路检查井周边路边病害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加以分析说明,简述在施工和养护管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给出了预防和治理方法,以便提高检查井的施工质量,增加检查井的使用寿命,防止出现周边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