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丰 《轿车情报》2009,(8):154-159
罗布泊边缘为戈壁地形,我们将必须通过此番地带进入我们的挑战地——库木塔格沙漠。满眼荒凉并没有难倒车队,本次进入沙漠的轮胎均为固铂旗下强悍的越野产品——固铂发现者(Discerer)STT在“行走无疆”伊始经过桂林河滩路面考验后,足以应付这些由岩石风化的沙粒及砾石构成戈壁地形。  相似文献   
2.
罗布泊死亡之地 在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个楼兰古国。曾几何时,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繁华兴盛的楼兰古国也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历史。在楼兰遗址东面不远,就是有“陆上魔鬼三角”之称的罗布泊地区。这里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爆炸试验区,也是一片充满着神秘,谜—般的土地。  相似文献   
3.
《西部交通科技》2009,(6):I0004-I0004
新疆哈密至罗布泊铁路建设动员大会2009年5月25日在哈密地区举行,项目不久即将全线开工。这条铁路的建设,将主要满足罗布泊钾盐开发需要,并将直接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生死罗布泊     
蒋秋林 《摩托车》2005,(4):28-31
这是一个感人的出行手记。罗布泊号称亚洲大陆上的“魔鬼三角区”,为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古往今来,不少中外探险家不惜出生入死,到此考察。“壮士一去不复回”的罗布泊令多少人之为胆寒,然而,蒋秋林和车友的壮举,首开了摩托车无后援勇闯禁区的先河,打破了罗布泊不可接近的传说,实在是可敬可赞。当然,蒋秋林和车友的成功,还得益于他多年游历中华大地的经验及野外生存的知识,我们发表此文,不仅是要弘扬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摩托精神,而且是要倡导其不断学习的精神风貌。—编者  相似文献   
5.
蒋秋林 《摩托车》2013,(11):70-75
人类一直在探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险。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无不在探险中得以发展,从郑和下西洋、玄奘取经到哥伦布发现新大路,其间无不充满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这不仅体现出人类不断探索的一种追求,更代表一种勇气与力量不竭的源泉。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善于开拓的民族,中华文化处处闪烁着悠久历史的光芒。前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探险史上奠定  相似文献   
6.
不同地区的盐渍土,其工程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揭示罗布泊干盐湖区盐渍土的力学性能和对路基的病害机理.该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EDX)分析研究该地区盐渍土的矿物成分和微结构与溶陷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盐渍土氯盐和硫酸盐含量大于50%,有的甚至超过了60%,主要以氯盐为主;矿物成分主要含石英、石膏、钾长石、钙长石等.由土颗粒、NaCl、Na2SO4胶结而成的盐岩、岩盖结构致密,但由于易溶盐含量和胶结情况的不同,干燥和湿润状态下微结构变化很大导致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试验发现:只有在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该地区盐渍土才发生溶陷变形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研究盐湖区岩盐是否可用作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通过介绍罗钾罗中铁路专用线路基设计方案,提出一些岩盐利用和处理的方法,期望能为其他在岩盐环境中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1)岩盐中虽含有大量易溶盐,遇水极易发生盐溶现象,强度急速降低,但其力学性质较好,在罗布泊这种降雨量极低、地下水为饱和卤水的环境中依然可用作铁路路基填料和基础持力层.(2)利用岩盐作为路基填料时,由于岩盐孔隙度普遍较高,因此应注意控制破碎岩盐时的碎块最大直径;同时须保证采用的碾压工艺能够将岩块碾压密实,还应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3)判定岩盐能否作为基础持力层的方法与普通岩土一致,但应注意岩盐基底的防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天山脚下、罗布泊深处,有一支流动的绿色铁军,他们就是被誉为“核盾之舟”的驻疆某汽车团。自1997年以来,他们连续10年累计安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12,(11):168-169
罗布泊,这是一个能让勇者瞬间热血沸腾的名字。那里里充满着艰险和未知:风尘掩盖的古城、楼兰美女、大漠深处的隐忍之地……总有一样东西诱惑者人的探索欲。今年国庆,8台北极星走进了罗布泊,为你揭开罗布泊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纵横     
蒋秋林 《摩托车》2008,(1):46-49
7月,正值新疆酷热的季节,而罗布泊又恰似一个大大的火炉,地表温度可达70℃以上。理论上说这时间是各探险队都极力避免进入的时期,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就是选择在这个季节进入的罗布泊,最终没有能够走出来。选择在这样的季节进罗布泊?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带着这样深深的疑问,我赶到了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