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根据转向梯形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已磨损的转向节臂导致转向沉重的原因。汽车转向时,要求车轮只滚动不滑动,要实现这一要求,所有车轮必须以不同的半径围绕同一转向中心滚动。转向节臂是转向梯形机构的主要零件,在车辆使用保养和修理中,必须装用符合技术要求的转向节臂。  相似文献   
2.
客车左前轮转向节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客车左前轮转向节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向节采用了存在粗大魏氏组织的30号钢制造,该转向节未经调质热处理,断裂起源于加工刀沟的缺陷处,在过载冲击载荷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导致转向节早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有限元方法在汽车应用的必要性。对某款车型前悬架在二三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ATRAN和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车型的转向节进行了强度和变形的分析计算.找出了该结构设计的薄弱环节.为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采用程序控制器以来,转向节加工自动线运行稳定、可靠,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生产力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站及周边服务站陆续接到多起要求解决解放J6P-6×4牵引及工程车行驶跑偏(大多向右跑偏)故障的客户,出现此类故障的车有的是尚未上牌的全新车,有的是刚上好牌仅行驶了一趟的,还有的是行驶了3万km~5万km的车辆。出现此类故障后,更换转向机、前轴及转向节、前轮胎及钢圈、前钢板总成或加减前钢板片数,以及在前钢板弹簧与前轴之间垫上楔形块等,都没能很好地解决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6.
姚明 《驾驶园》2008,(2):37
通常检验转向节主销所加注的润滑脂是否到位,是以润滑脂能否从主销上下压板的缝隙处挤出作为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郦斌 《汽车运用》2011,(10):44-44
纵拉杆是用来连接转向臂下端与转向节上臂的,两端都有球头销。在转向臂摆动时,用它来拉动汽车左前轮偏转。横拉杆是用来使汽车左、右前轮同步偏转的.它的两端也有球头销,分别与左、右转向节臂相连。横拉杆的中段是一根两端带左、右螺纹的直杆,用来调整两个前轮的前束。纵、横拉杆需要维修的地方主要是球头和球头碗.当它们磨损后就会使拉杆出现间隙,此间隙会造成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也会造成转向盘打手、前轮摆头等故障。因此,需要经常检测与维修。检修要求如下:纵、横拉杆各接头的球头销座座孔不应有严重磨损;各处螺纹孔不应有裂纹和变形;各接头内两球头销座球面以及球头销的球面不应有敲击、刮伤和锈蚀痕迹:各球头销球面和颈部单边磨损不得超过1毫米.否则应更换或堆焊修复:其螺纹不得有压瘪、裂纹和滑扣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转向节作为安全件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及冲击断裂的风险,文章对轿车用转向节设计验证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台架疲劳试验和台架冲击试验的方法对某轿车用转向节进行了验讧。通过试验,加强了样件薄弱处的设计并对不合格样件进行了整改。经批量市场考验,通过台架疲劳及冲击验证的转向节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断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转向节柱拔出力试验不合格的情况,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计算和试验对转向节柱拔出力的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摩擦因数对拔出力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转向节柱减振器孔的粗糙度和调整加工工艺参数可使转向节柱拨出力满足试验要求.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共振原理对汽车振向节疲劳寿命试验台进行了设计计算,设计中对各参数的选择采用优化原理借用计算机进行,重点控制激振频率,偏心质量及摆臂惯量,使整机性能能覆盖轻型以下所有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