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点论述了道桥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通过设计和施工手段的应用,各种安全隐患要尽量得到规避,降低桥头"跳车"现象的概率,甚至完全根除这一现象,道路桥梁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车架强度是车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摩托车整车的行驶安全性.通过分析得出:1)摩托车车架弯曲方管处有必要采取加强措施,一是弯曲处本身,二是方管根部应力过渡区;2)弯曲方管与转向柱支撑柱若换用新材料钢种,要提高强度级别;3)应提高结构件连接处的焊接质量,对焊接产生的焊缝采取强化手段.  相似文献   
3.
朱三宝  花全 《交通科技》2008,(1):117-118
运用T形砌体短柱偏心受压计算方法,对浆砌块石扶壁式驳岸肋板与底板连接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设计并建设了大丰市金属回收公司码头驳岸.使用情况表明,该设计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李行  潘军  唐雪松 《公路与汽运》2020,(1):106-109,138
为研究车轮横向分布对钢桥面板顶板-U肋连接处疲劳损伤的影响,以佛山平胜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各车型车轮荷载不同横向位置下顶板-U肋连接处的应力,采用英国规范BS5400计算该处的疲劳损伤度;建立车轮分布模型,计算车轮在车道不同位置的分布概率,提出考虑车轮横向分布的疲劳损伤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顶板-U肋连接处的应力幅受车轮横向分布的影响范围较小,约为1.5 m,不必考虑多车效应;U肋损伤分布差异较大,U肋底板损伤比腹板损伤更严重;考虑车轮横向分布效应后,顶板-U肋连接处的疲劳寿命计算值提高69%,钢桥面板疲劳损伤分析中应考虑车轮的横向分布效应。  相似文献   
5.
观察体验 这辆大捷龙外观保持得很好。黑色的车漆十分鲜亮,车身上也很干净,没有剐蹭和划痕。发动机舱内比较整洁,个别连接处有锈迹,但是没有渗漏油的地方,检查油尺和水箱,各个液面的液位和颜色都车内,整个内饰十分干净,没有磨损和污渍,驾驶员座椅的真皮坐垫略微有些塌陷。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中,道桥连接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与整体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对做好城市道路桥梁中道桥连接处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型高速列车以350 km/h运行时,靠近车厢连接处的乘务室在40 Hz频率下对应的声压级高达105 dB.为明确该噪声的产生根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采用子域法建立了车厢连接处的气动仿真模型,使用改进延迟涡分离模型进行脉动压力预测.经分析车厢连接处上、下缺口测点压力功率谱密度发现,射流剪切层存在接近40 Hz的峰值频...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包括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匝道与主线连接处通行能力、交织区服务水平等.以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为工程实例,合理确定其基本路段及匝道的车道规模,并分析其匝道与主线连接处的构造形式,最后对其交织区进行服务水平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型车辆在运用车中已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新型车辆的风缸多采用将缸体直接焊接在风缸吊架上的固定方式,现有的转K2改造车、转8G及转8AG的完善改造车用的11 L、17 L、59 L(60 L)风缸的固定均采用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交通流参数的微分分析,建立了匝道连接处交通流的运动微分方程和欧拉方程.采用特征线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分析求解,在高速低密度区和低速高密度区分别得到了两组特征线和对应的特征关系式.积分后,得到了匝道单车道流量与匝道连接处速度、密度和流量的理论关系模型.结合匝道的特点,给出了出入口匝道连接处交通流参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及出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将连接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整理成汇入率(驶出率)、上游外侧车道流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测数据对关系模型进行标定,与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的经验公式和算例进行了比较,两者能够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