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毅  冯超元  程鹏 《隧道建设》2019,39(3):398-406
为了更加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为研究内容,从工法内涵、工程实践和应用推广3个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基于CC工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结构分割、建造方案及节点处理3个方面详细介绍CC工法的核心内容;然后,结合工程实践对该工法进行验证性研究,重点比较跨中设缝与柱顶设缝方案的优缺点,介绍该工程地下结构分割、转换的过程,最终证实CC工法建造地下空间的合理性、灵活性及适用性;最后,进行CC工法在富水地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CC工法与明挖法、暗挖法、型钢混凝土、地面预制装配式结构等技术进行结合应用研究,得出在特定的工程条件下,CC工法也具有与其他先进工法结合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采用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建造的某地下停车场小间距隧道群矩形顶管施工中顶管机出现栽头及掘进姿态控制困难的问题,结合项目施工过程的姿态监控数据,对产生栽头及姿态偏差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并采取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 1)顶管机栽头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顶管机体重心偏差、漏浆、姿态预留不够、后靠不稳; 2)通过设备和管节定位处理、洞门密封处理、增加始发姿态预留量、后靠稳定性控制等措施可有效防止顶管机栽头; 3)始发阶段采取洞门预留、破除等控制措施,掘进阶段控制掘进速度并辅以“E”型导向槽进行轴线控制等措施,可有效控制顶管机顶进姿态; 4)通过采取调整铰接油缸行程差、主推油缸行程差及姿态偏差方向的土压等姿态纠偏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当下地下空间开发难题,依托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地下停车场项目,提出建造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并成功应用。文章从传统各工法的特点出发,阐述CC工法的设想。基于工程实践过程,首先,从地下结构的分割与转换2个角度,重点介绍大型地下空间的形成过程、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管节、节点处理措施等创新内容; 然后,针对B类节点的处理措施、整体背土现象等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与优化; 最后,探讨该工法拓展应用的可能性,分别介绍多层、曲线、长距离、装配式结构大型地下空间的初步方案。CC工法的成功研发,旨在为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套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香港西铁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工程复杂。为确保工程能按时完工,投入运营,参与各方秉承科学计划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实施,业主在招标阶段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承包商能够利用先进技术编制了全面、详细、形象的施工计划并加以实施,咨询工程师能够严格把关,协调各方关系,确保了项目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种硬件设计简单、数据传输可靠的掌上电脑(PDA)与全站仪无线串口数据传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了无线模块RF CC101的原理及特点及PDA与全站仪无线数据传输的设计构架,还介绍PDA串口实现方法及数据传输时全站仪指令格式特点。该方法以RFCC1101无线收发模块和单片机为核心,具有低成本、易扩展、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远程控制、无线数据采集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Zigbee和GPRS的无线公交考勤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城市公交公司主要采用人工打卡方式作为公交车考勤的主要手段,操作起来既不方便又费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和GPRS的无线智能公交考勤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车载终端与考勤打卡机通信,由打卡机记录下公交车的车号和时间,再通过GPRS技术传输到管理中心,实现对运行中的公交车进行监控和定位,具有方便省时,简单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苏明浩  程鹏  高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2018,38(Z2):136-143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足CC工法的工法特点需要,使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故设计和分析其单元结构和整体结构,并结合CC工法的具体工程应用案例,选取CC工法的3个主要工况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得到不同工况的弯剪轴力结果。结果表明: 设计方法和思路较为全面,设计结果安全可靠,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同时,研究也为CC工法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转向机器人操作稳定性试验能客观评价汽车各项行驶性能.针对传统试验存在的布线复杂和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测控系统,以CC2430芯片为核心的多种传感器节点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该系统能够对汽车的动态参数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安全、可靠的通信.  相似文献   
9.
程鹏  高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2019,39(3):407-412
为解决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首个试验项目内部结构设计不经济、施工工序繁琐等问题,文章研究其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首先介绍CC工法原理,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总结组合梁的构造特点,分析该CC工法试验项目结构设计为组合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关键构造措施; 最后对比试验项目纵梁的理论应力数值与工程实测数值,并分析两者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1)CC工法的混凝土预制顶板与二次施作的型钢顶纵梁在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后,是可协同受力、按组合结构设计的; 2)抗剪连接件、型钢局部稳定性、混凝土翼缘的纵向连接构造措施是CC工法采用组合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3)试验项目的纵梁结构按组合结构考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翼缘的有利作用进行适当折减。  相似文献   
10.
苏明浩  高毅  程鹏 《隧道建设》2019,39(3):444-450
为研究结构分割转换工法(CC工法)中不同结构分割方式对设计、施工的影响,丰富CC工法的相关研究,首先对CC工法跨中设缝和柱顶设缝2种典型分割方式相应的结构体系、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2种分割方式下不同节点位置和节点性质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然后对施工环节2种不同分割方式施工步序、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1)柱顶设缝时,节点的设计、施工较为困难,施工措施费较高; 2)跨中设缝时,节点处理较为简单,经济优势较为突出,但跨中节点的性质在设计时较难把握,宜视构造特点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