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赛汉塔拉的工程实例,介绍了GTM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特点,以及根据当地的气候、交通状况确定工程级配范围和室内采用GTM完成混合料的设计及技术性能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隧道围岩力学是可根据推广后的Hoek—Brown准则进行估计,但确定地质强度指标GSI值时对岩体结构的划分缺乏定量的描述,为了使隧道围岩结构的描述定量化,将Bieniawski的RMR岩体分级评分系统引进,对GSI取值进行定量化修正,并通过算例说明方法的应用,这为隧道围岩力学参数的估计提供了新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对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但受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及人员的主观性,参数的选取较大程度影响到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合理性。基于此,将区间理论引入到参数的取值及稳定性分析的过程中,使所求得的稳定性系数为一阈值,区间值可表示出岩体力学参数与边坡安全系数的可能变动范围,比选用定值计算分析合理一些。同时文中采用节理特征系数 Jc与岩块体积数 Vb的数学表达式共同量化地质强度指标 GSI的取值,比选用 Sonmez.H的表格量化 GSI法更具有客观性。以湖南省永吉高速某节理型软岩边坡为工程实例,验证了采用基于广义 Hoek-Brown准则的岩质边坡稳定区间分析的便捷性、可行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温拌再生技术,利用GTM设计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设计并确定拌和与压实温度,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随压实温度和旧料掺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温度(100℃、110℃、120℃、130℃、140℃)、不同旧料掺量比例(0%、20%、30%、40%、50%)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压实温度的提高而减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GSF、旋转稳定值GSI随着压实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压实温度一定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旋转稳定值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旧料掺量在40%以下、压实温度在100℃~140℃范围,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沥青膜厚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60℃下的车辙试验分析AC—13及AC—20两种级配类型的混合料在沥青膜厚度不同时的抗剪性能,沥青膜厚度对混合料动稳定度、抗剪强度及稳定值GSI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沥青膜厚度的增加迅速降低,二者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沥青混合料稳定值GSI及抗剪强度受沥青膜厚度影响明显,稳定值与沥青膜厚度有较好的二次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公路交通服务能力皆以道路拥堵情况(V/C 值)及行车顺畅程度为评估 标准,缺乏对交通安全潜在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及环境保护的测量.根据国际社会对绿色 经济、绿色交通运输的重视与发展趋势,本文以台湾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为基础,针对不 同交通流需求量、路段平均行驶速率衍生的时间成本与污染排放、交通安全等因子,分别 构建出行时间延滞成本、碳排放增量成本、潜在肇事概率成本等3 个参数指标,利用这3 个指标构建综合型绿色安全交通服务指标(Green and Safety Index for traffic levels of service, GSI),作为划分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估标准,并通过实时在线软件,提供出行者道路 出行延滞、碳排放及安全等社会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