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岭北TBM施工段为依托,为解决TBM在狭小空间内较大部件更换维修困难难题,开展大直径TBM刀盘边块在狭小空间内更换技术研究。通过大量研究,创新性提出新刀盘边块更换方法——基坑法,即通过专用设备配合TBM固有性能,在无扩大洞室工况下完成刀盘边块更换。经岭北TBM刀盘边块更换实例证明,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高,尤其在狭小空间内更具有优越性,且能节省大量维修时间,有效提高施工工效,可为同类TBM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出入段线设计方案对地铁运营效率和成本有重大影响,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了3/6辆灵活编组替换运营的全新运营模式,对车辆段的出入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车辆段出入段线方案进行优化和能力分析研究不仅对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供其他地铁车辆段设计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推荐方案出入段能力的计算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研究结论: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用地和站段位置等限制条件下,经过优化的设计方案具备较强的优越性,能够满足三号线新运营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铁路区间信号由"三显示"改造成"四显示"自动闭塞(ZPW-2000A),在施工拆旧换装新设备过程中,怎样做到换装安全正点,必须要有一套相对科学的换装开通方案.本文提出了3种区间自动闭塞信号"三改四"工程换装开通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某动车段化粪池实际出水为原水样本,采用SBR工艺重点对COD、氨氮的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列车集便污水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曝气时间、DO值、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范围等参数。试验表明SBR工艺对列车集便污水化粪池出水中的COD仅有50%的去除效果,曝气时间超过8 h对COD去除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大;集便污水NH3-N浓度在1 500 mg/L以上时,停留时间为24 h,曝气时间达到12 h,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NH3-N浓度为500 mg/L时,曝气8 h,可达到80%的去除效果;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当进水为吹脱稀释原水,COD浓度在1 000~1 500 mg/L,保持DO值在2~3 mg/L,反应周期8 h,能够达到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况,COD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5.
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文中主要研究分析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养生来最大限度地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并通过试验分析数据,理论分析,得出土工布养生为较好的养生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广河高速S27合同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维护发达的水运系统,美国每年从水道港口水域中疏浚2.0亿m3左右的沉积物,由此引发的巨量疏浚物处置问题并不亚于我国。从疏浚物的处理现状出发,总结美国在疏浚物管理机制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分析疏浚物的有益利用及其工程案例。调查表明,美国疏浚物管理体系权责清晰,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和环境保护署(USEPA)在疏浚物处置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疏浚物多数以栖息地营造、湿地修复、海滩养护、农业和水产养殖等多种方式得到有益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疏浚土有益利用的研究和探索阶段,美国疏浚物处置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小平 《辽宁交通科技》2014,(2):107-109,112
结合皮炮高速公路路线勘察地质资料,对线路区内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分区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概略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车辆转弯发生侧翻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交通事故之一。对车辆转弯的4种运动状态进行了力学分析,对“车轮下的奇迹”进行科学的压力测算,提出了防止车辆侧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比接触网供电质量与铁路站点常用用电设备供电要求,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从接触网取电的做法,提出一种新型接触网取电电源净化装置。装置采用直流环节作为中间环节,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有效解决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大和品质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带有输出电压有效值反馈控制及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多闭环反馈控制器方案,使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具有自动的限流保护功能,可以提高电源驱动冲击负载的能力;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引入,可使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对负载的变化有及时的调节能力,同时使动态响应特性大大提高。新型接触网取电电源净化装置在铁路站点进行实际测试证实,可在输入电压谐波较大、电源波动范围较大、电压波峰系数较高的条件下可靠运行,输出稳态和动态指标满足用电设备要求。新型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技术先进,具备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广的实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动力涵盖政府的主导作用、公交运营企业的主动力、公众的支持力以及营销传播的助动力等"四方力量",四方力量的协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发展。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快速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动力协调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4P"发展策略、激发公交运营企业主动力的品牌服务策略、拓展公众支持力的乘客关系管理策略、发挥营销传播助动力的促销策略等公共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由此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提高公交出行方式分担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