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26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放开后的利率变动将会更加频繁,更加难以预测把握,从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和收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率风险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八言中资     
《经济导报》2007,(49):60-60
中信泰富考虑回A;中钢集团整体上市计划获批;比亚迪电子上市再遇波澜;中油燃气组潮洲天然气合营;毕马威料内地商业银行将出现整合潮。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报》2007,(17):16-16
本月27日,中国第七大商业银行中信银行(998)于香港及上海同步上市,成为继工商银行(1398)后,第二家A+H股同步挂牌的公司。在香港共接获75.3万份H股申请.超购约230倍.冻结资金3,291亿元,散户要中签也不容易,因为要认购15手才能稳佔一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代理保险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业务尚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服务上严重滞后。因此,银行不但要加快发展代理保险业务,提高服务水平,而且要加大创新创新,强化对代理保险业务的引导与管理,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1 为严控风险,新版车贷险启动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膨胀,针对日益扩大的汽车用户群和巨大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对此,财险公司为扩大业务于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后随之开发设计了汽车信贷保证保险(简称车贷险)业务,部分基层分公司为做大业务与银行签订了补充协议,将保险业务变相为担保业务.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信用监督和惩罚机制,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车贷险业务经营风险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已走过近20年的路程,在取得巨大业绩的同时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文章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向,以期大幅度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绩效。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瑛 《中国电动车》2007,(10):56-57
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展开研究,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途径,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应评估、计量方法,最后研究了客户信用风险的应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和监控以及操作风险的转移方法,以期为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永敏 《中国电动车》2007,(11):134-135
"流程"的差异是造成商业银行竞争力差异的主要根源。当前,许多国际活跃银行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获得或巩固了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赋予了在内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国民待遇,国内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模式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流程银行的必然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四大国有银行近日先后公布其贷款不良率大幅下降后,人民银行昨天却警告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缓慢,不良贷款损失额仍在增加.而增长偏快的贷款结构中,房贷和基建贷款等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过高,与资金来源短期化形成严重冲突.而更有报道中称,中资银行业目前加快放贷以稀释不良率的短期策略将可能令未来的不良贷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