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204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5年香港机场货运量340.1万吨,其中七成货物来自内地:广州机场货运量75.1万吨;深圳机场46.7万吨,其中国际货物6.3万吨;澳门机场22万吨。珠海机场的利用率只有6%左右。据中国民航总局预测,2010年以前,中国航空客、货运量都将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从2010年-2020年,  相似文献   
2.
刘爱平 《铁道货运》2005,(11):44-44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密集的铁路网将在2005年年底前全面开工修建。不远的将来,呈“A”字形的现代化铁路网将为粤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物流     
《中国远洋航务》2006,(11):100-100
中国新会计准则将影响国际货代业;中远物流再次荣登“中国物流百强”榜首;IBM欲为中国港航物流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欧洲大件协会2006年年会在京举行;仓储物流设施将由长三角流向珠三角;  相似文献   
4.
湛江港     
《中国水运》2006,(4):F0003-F0003
湛江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和西南西、中南、华南地区货物出海的主要通道,背倚大西南,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中心地带,面向东盟,辐射华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石化、矿产、粮食、化肥等货物的重要物流中转基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提出加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提高港口群的整体竞争力,港口的优势和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日益彰显。威海港作为环渤海六十多个港口之一,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中抓住契机,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的发展,成为辐射胶东的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势力较强,具有现代化物流和现代化临港工业的新型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威海港发展的优势1.地理优势。威海港作为我国北方的著名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常年不淤不冻,四季通航,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共扼渤海咽喉,经济与东三省老工业区…  相似文献   
6.
今天,“中国因素”已成为世界海洋的焦点,中国已成为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作为千年古港的广州港,是中国惟一两千年兴旺不衰的通商口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热潮中,充分发挥了其集聚和辐射作用。目前,世界港口格局正在重新调整,周边地区也正在大力发展港口业,广州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7.
根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开通运营要求,通过对自主运营、部分委托运营、完全委托运营3种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结合城际轨道交通特点和管理模式选择原则,提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应采用自主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广东省政府已于2012年11月正式印发《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拟定“十二五”期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89项,总投资约19838亿元,其中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建设将是《规划》的重点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5,(9):131
德堡车队香港车手陈学德在7月31日珠海国际赛车场举行的港澳超级房车赛中连续夺得了两次冠军。卫冕香港房车锦标赛冠军的陆淦在第六弯发生事故无法完成比赛。德堡车队车手沈兆旗获比赛亚军.季军是澳门车手李松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