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1168篇
综合类   1173篇
水路运输   343篇
铁路运输   295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黏土因其具有孔隙比大、易压缩等不良工程特性,常在工程建设中引起一列工程问题.为此,采用聚丙烯纤维对红黏土进行加固,并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不同含量纤维加固后土体的宏微观特性进行测试,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含量纤维加固后红黏土的T2谱形态基本保持一致,均在弛豫时间为1 ms附近出现峰值,且纤维含量为0.2%时,试样内部信号最强;不同含量纤维加筋土内部的孔径主要分布在0.01μm到0.05μm之间,且0.02μm孔径所占比例最大;试样的孔隙度和T2谱峰值面积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纤维含量为0.2%时到达最大值;2)纤维能够明显增加红黏土的抗压强度,加筋土的抗压强度与纤维含量保持良好的线性增加关系;且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试样由脆性破坏逐渐表现为韧性破坏特征.3)纤维在土体中起到加筋作用,显著增加了土体间的连接力,且纤维相互交叉连接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限制了土体的变形,使得加筋土抗压强度增加并表现出韧性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世宝 《交通与社会》2002,(9):32-32,35
结合广西洛维大桥钻孔成孔施工情况,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在岩溶地区成孔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6,(38):44-44
2006年8月2日,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先进纤维部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NCP-01的新产品发布会。NCP-01这个产品是杜邦公司在中国开发的KEVLAR~(?)纤维的浆粕产品,开发新浆粕产品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新浆粕产品是100%杜邦芳纶浆粕,特别为中国市场而开发。  相似文献   
4.
福塔纤维(FORTA AR)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有机纤维,它由聚丙烯(Pnlypropylene)和芳纶(Keylar)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对掺加0.045%福塔纤维、0.3%的德兰尼特纤维(Dolanit)以及不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塔纤维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继而对福塔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6.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支挡结构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疲劳试验,以疲劳方程的参数k值和n值为指标来评价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研究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下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且存在一个最佳纤维剂量值,而素沥青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下,纤维的介入反而会降低其耐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
物流     
《中国船检》2005,(7):57-57
“自从去年12月全面开放物流市场以来,物流业逐渐形成外资或合资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和转型的国有储运公司三足鼎立的格局。”远成集团运营副总裁高光日前在北京表示,在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的趋势下,民营物流企业走出国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过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加筋土工程的土工合成材料-CE131土工网、SDL25土工格栅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作用下的长期荷载蠕变试验,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和BP神经网络对其蠕变量进行预测.最小二乘原理是在曲线族中寻找一曲线去拟合实验数据,从得到的误差平方和σ=0.00116来看,其拟合精度较高.BP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学习和记忆能力,尤其是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所得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最大为0.91%,较最小二乘3.4%的误差改善了许多,该法为蠕变预测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