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8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与局部浸润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行PELD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组(RL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RLB组由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在脊柱旁矢状位平面内行椎板后阻滞,C组由手术医师根据手术定位逐层局部浸润麻醉,所用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入室(T_0)、切皮(T_1)、穿刺时(T_2)、椎间孔成形(T_3)、神经减压(T_4)、缝合时(T_5)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补救镇痛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RLB组T_(2-4)时点VAS评分和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P<0.05),RLB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LB)能够为PELD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胆管扩张的胰胆管结合部异常(non-congenital choledochocyst 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junction,non-CCC APBJ)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年收治4例non-CCC APBJ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所见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并对同期收治有胆、胰疾患手术例数作统计,了解该病与胆胰疾患及与非本病肿囊癌的比值。结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胆舒宁”作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止痛机理。方法 用张力平衡记录仪检测“胆舒宁”松弛胆囊平滑肌的作用,用Fura-2标记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胆舒宁”具有明显松弛胆囊平滑肌的作用(P〈0.05),进一步使其作用胆囊平滑肌细胞,可明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且与剂量呈相关,结论“胆舒宁”止痛机理可能与其影响Ca^2+内流,松弛胆囊平滑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全身性疾病老年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60岁伴有全身性疾病的喉癌病人17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3年和5年的绝对生存率分别为85%和58%。结论 只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预防为主地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各方面的工作,必要时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措施,相当一部分该类病例能够承受手术并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研究《脉冲排石机理及其胆囊收缩素水平、胆囊容积的关系》时,随机抽查了522名16岁~20岁青年学生的胆囊容积及其排空能力,结果:女性胆囊容积=9.74±3.96(ml);男性胆囊容积=12.89±4.86(ml),脂餐后1h女性胆囊收缩64.7%,男性收缩71.1%;胆囊容积与体表面积呈直线相关(r=0.6821);从522名被检者中共检出5例胆石症,男1例,女4例,检出率为0.94%。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兔眼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后房水流出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2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均行右眼手术。术后2周术眼前房内灌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tran),处死后取完整眼球做冰冻切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素的分布。与手术部位处在眼环同一子午线上的同眼的对称部位未手术眼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葡萄膜巩膜引流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中部巩膜最强,前葡萄膜次之;而在小梁切除术组,荧光素的分布在前葡萄膜最强,前、中部巩膜次之,两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均有部分中等亮度的显影,对照组的后葡萄膜和后巩膜则几乎无显影,且两组的前、中部巩膜荧光素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膜巩膜引流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后房水引流均是多途径的,既有外滤过,还增强了葡萄膜巩膜引流。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葡萄膜巩膜引流术还明显增加了跨巩膜引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33例共同性斜视的术后分析。首先对手术时机进行了讨论,笔者认为除部分屈光调节性内斜可采用配镜矫正之外,其它都需手术矫正,而且应早期手术,最好在尚未发展成弱视或顽固性异常视网膜对应之前,发期达到术后双眼视轴平行,力争功能上的治愈,即是异常视网膜对应者,也应早期手术先矫正眼位,后作训练。然后对手术最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推算方法,内直肌退后或切除每毫米可矫正2-2.5度的斜视,外直肌退后或切除每毫米可矫正斜视2度左右,如果联合术式则可矫正4-4.5度左右。并认为手术量不一定要均人,应有择重,以增细肌肉力量为主,减弱肌肉的作用力为辅的原则。最后对从前术提出了非议,不作或少作代之以其它类型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孝凯 《长安科技》1999,5(2):52-53
本文通过鼻中隔偏曲40例的术后分析,肯定了Killian氏手术的临床价值,并对某些细节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病人的麻醉及CO_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采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调节方便,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苏醒迅速,能有效防止CO_2气腹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