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媛 《中国电动车》2006,(12):404-405
隐喻已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感知行为。它不仅被使用在语言中,而且也使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思维和行动之中,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的隐喻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隐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隐喻思维是词汇语义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隐喻理论教学,讲解不同词汇或词义间的认知关联,能够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为验证隐喻在词汇教学课堂中的实际效果,笔者综合了参与实验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了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林震 《中国电动车》2007,(11):258-259
隐喻已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感知行为。它不仅被使用在语言中,而且也使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思维和行动之中,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的隐喻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隐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博尧 《中国电动车》2006,(12):230-231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式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引入这一概念,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普遍存在我们的语言之中。本文支持现代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观点,认为隐喻可以有效应用于英语教学。并从英语教学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几个方面作简单论述。证明其可行性是值得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尝试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有关教师角色的问卷调查和叙事日志进行隐喻分析,得到反映教师理念的主要隐喻。从认知论和建构论视角探讨少数调查对象反映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和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的理念,指出教学环境下的教师是和学生平等的"学习者",应不断就其教学实践和学习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更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9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河南省郑州市一辆公交车行驶至中原路秦岭路路口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车上乘客称,老人之前曾因让座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两人在争执中发生了辱骂,老人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不过小伙子并未还手。老人家属接受急救人员询问时称,老人患有心脏病。(据9月11日《检察日报》)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9.
10.
以计算几何学为主题,对那些尚不熟习这个领域的读介绍计算几何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对计算几何学的研究领域做了概括描述,并介绍了这个领域中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