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183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4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OD矩阵估计的双水平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航海院校的《航海学》教材中有关“或然航迹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揭示了在“或然航迹区”的海图作业法及其覆盖船位的概率等问题中存在的错误,同时指出或然航迹区在航海实践中并没有多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交通需求OD估计与预测的现状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对于静态OD矩阵估计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态OD前沿的研究工作则非常有限。关于对OD估计和预测的研究可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网络。介绍了研究封闭网络的Bell,Van der Zijpp,Chang and Wu和Chang and Tao等人的方法,以及研究开放网络动态估计的3种方法,即Cascetta、Okutani、Ashok和Ben—Akiva等人的方法。并指出可以将OD估计问题陈述为具有不同误差特性、多个来源的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性和一致性的结合体,此联合估测就是经济计量学的混合估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型城市网络OD推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对已知流量的路段数少于OD对的对数的路网进行OD推算,利用Logit概率多路径选择模型,建立已知流量路段的分配模型,采用迭代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型城市网路OD推算步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传统货流图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提出建立铁路局OD运量预测分析系统,同时对在铁路局范围内进行OD运量预测的方法及编制铁路局运输营销预算及财务收支预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系统功能、系统结构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场景下诱导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可采用的结构。基于广州地铁中台框架,利用SpringBoot、微服务、Redis、H5等新技术实现诱导系统的功能,包括拥挤条件下的前瞻性诱导、突发情况下的主动诱导和末班车出行路径可达性查询功能。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系统及其App服务的开发和上线运营,可支撑地铁各场景下的客流运营组织,提升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合理性和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年的新线开通都将对线网各线的客流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新线可研多注重新线自身的预测,缺乏线网整体变化的预测分析.结合线网客流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利用新线可研和现有OD数据预测新线开通后线网客流的方法,并以北京地铁4号线开通为例进行验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ITS研究中动态OD矩阵难以获得的问题,回顾动态OD反推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领域研究中的四个关键问题:状态变量的选择、系统方程的确定、OD量与路段流量的关系和OD矩阵动态特性的体现,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每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动态OD反推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垫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7,(3):304-307
基于黄骅港港池站和航道40+0站的一年期潮位实测资料及该海域的一年期气象资料,对两站传统预报与实测潮位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两站的余水位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黄骅港传统预报潮位与实测潮位存在一定差别,对于黄骅港乘潮时间较长的航道,传统的潮位预报值还不能作为乘潮进出港的依据,因此进行实时潮位遥测遥报是必要的;(2)港池、航道40+0两站之间的余水位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用余水位修正的方法建立这一水域内相关站点之间的潮位推算模型,实现利用岸基遥测遥报潮位实时推算整个航道潮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